10月11日,随着红梅公交中心专用充电站的投入运行,常州首个公交专用“光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站正式建成,这也将成为常州绿色出行体系的又一张崭新名片。
红梅公交中心站位于红梅公园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是常州公交重要的回车场。为响应“新能源之都”政策要求,提升新能源汽车见车率、充电见桩率和光伏电池见板率,今年以来,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携手国网常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常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天目湖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在原场站基础上,引入“光储充”系统与海绵电力技术,满足公交充电与综合用能需求。
海绵电力技术是指采用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运行的方式,实现虚拟增容。据悉,光伏方面,该站利用车棚顶端安装光伏组件,装机容量186千瓦,一年可产生绿电约2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0吨。在储能、充电方面,该站建有5套160千瓦海绵储充柜,可供10辆新能源公交同时充电,每套海绵储充柜配备17块储能电池,可储能243千瓦时,整站储能输出总功率可达750千瓦,与光伏一同出力时,相当于虚拟增容了一个中型变压器。
“日间,综合能源管控系统会通过海绵电力技术,将光伏所发绿电优先供给车辆充电,余下的电能存入储能系统,在充电高峰期放电。当储能系统满电且无车辆充电时,光伏所发绿电将直接上网,实现光伏优先消纳、储能就地消纳。”江苏天目湖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成俊介绍道:“受场地资源限制,红梅公交中心站增容难度较大,我们通过电网、光伏、储能、充电功率的实时匹配,将变压器容量与充电功率的比例提升至1:2,在不使用更多公共配电资源的情况下,满足公交充电需求。”
据了解,红梅公交中心站内有8条线路通往全市各区、镇,客流量较大。红梅公交中心专用充电站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公交场站集中充电时瞬时功率高、用电需求大的问题,还有效提升了电网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新基建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们将以红梅公交中心专用充电站为范本,发挥平台优势与技术优势,满足商业中心、企业内部等多应用场景的用能需求,在新能源之都的建设中贡献更多力量与经验。” 国网常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常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凌燕说。
特别推荐: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展现场参观报名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