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客车展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15个城市为此次试点城市,鼓励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15个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重庆、成都、郑州、宁波、厦门、济南、石家庄、唐山、柳州、海口、长春、银川、鄂尔多斯。
此次试点城市全面电动化的公共领域包括公务用车、城市公交车、环卫车、出租车、邮政快递车、城市物流配送车、机场用车、特定场景重型货车。预计在2年内,15个城市将在公共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超60万辆;建设公共充电桩超70万个,换电站超7800座。
需求侧被激活,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广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是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抓手,是交通运输领域助力“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通知》选取不同类型的15个城市,通过试点示范的方式,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对进一步加大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完善电动汽车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程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以家用车为主,商用车公共领域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例如北京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电动公交车,但其他中小城市还相对较少,在“双碳”大背景下,《通知》提出建设15个试点城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摒弃了以公交公司为主体的发展模式,改为以城市为发展主体,更适合我国国情。同时,以城市为主体发展公共领域电动化汽车示范效应远大于其他模式,对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大有裨益。
据了解,世界所有产业中,汽车产业是对国民经济波及系数大、拉动就业强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显著、融合新技术能力超强的产业。当需求侧被激活,也就意味着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通知》除明确公共领域电动汽车推广数量要求外,还提出了充换电基础设施、充换电新技术新模式、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碳交易、绿色电力交易、关键零部件国产等一系列示范试点要求,在直接带动电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等上下游链条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涉及电动汽车使用环节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乃至智能网联汽车等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张广厚表示。
当前公共领域电动化面临一些问题,在林程看来,发展不均衡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电动化很发达,包括物流车都是电动化,但一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电动化发展动力不足。
“受功能要求、使用环境、政策激励等方面影响,公共领域运输工具电动化整体进展滞后于私人小汽车领域,目前电动化主要集中在部分基础较好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领域。”张广厚表示。
要戒急、戒全,更戒“一步到位”
我国推行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布局已久。2009年,当时国家四部委共同启动“十城千辆”示范运营,开启了公共领域电动化的尝试。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到,到2035年我国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实现电动化。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务、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物流配送、机场等7个重点领域的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此次《通知》的出台,成为落实上述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梳理此次公布的15个试点城市发现,这里面既有一线城市,也包含二三线城市,分布在东南西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深圳电动化水平目前排在全国首位,同时也是新技术示范高地。而长春作为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城市,在这方面的试点则被赋予了典型示范意义。
“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多数都有自己的新能源车企。这样不但试点会比较顺利,而且也可以促进当地新能源车企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张翔表示。
在林程看来,15个试点城市能够代表一些特定场景,比如说严寒地区、港口城市、西部地区等都有代表性,国家出台示范城市也是鼓励大家去尝试新能源汽车的各种应用场景。
为了让《通知》有效落实,真正为其他城市蹚出一条示范路,张广厚建议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立足实际,有序推进。不能过于注重数量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总结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真正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第二,需求导向,市场为主。要紧密结合公共领域实际应用需求,依据实际应用场景完善电动汽车产品供给,统筹考虑示范推广需要与应用的经济性,避免“买得起用不起”现象的发生。
第三,紧盯问题,完善环境。要发挥政府引导政策作用,真正解决电动汽车使用面临的充电基础设施等关键问题,为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方面,不要想着靠财政补贴去发展,要用市场手段和一些政策手段来引导公共领域电动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戒急、戒全,更戒一步到位,这是一个过程。”林程表示。
特别推荐 上海国际客车展现场参观报名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