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瑞典卢勒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HYBRIT试验岩洞储氢设施,由SSAB、LKAB和Vattenfall运营,目前正在进行测试。
这些公司表示,将于2024年结束为期两年的测试期,这是在发展无化石钢铁生产的整体价值链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氢启未来网了解到,继该设施于今年6月(2022年)投入使用后,进行了压力测试,以确认其机械稳定性和压力容量,然后注入氢气达到最大工作压力250 bar。
据这些公司称,迄今为止,该设施的调试表明符合安全要求并按照设计工作。
目前,该设施的面积为100立方米,可扩展至100000至120000立方米,以氢气的形式储存高达100GWh的电力,这些公司表示,这足以为一家大型海绵铁工厂提供大约三至四天的电力。
HYBRIT由SSAB、LKAB和Vattenfall于2016年推出,旨在电力过剩期间生产氢气,将其储存在地下,以备电力系统可能出现压力时用于生产海绵铁。
2021,HYBRIT在中试规模生产了“世界上第一个”氢还原海绵铁,消除了炼钢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Vattenfall行业脱碳总监Mikael Nordlander在评论存储测试的开始时表示:“这项技术目前正在发挥作用,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开发以矿石为基础的钢铁生产无化石价值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规模储氢的使用意味着,即使电力系统更加依赖于天气,该行业也将从无化石能源中获得更强劲、更规划的氢气供应。”
SSAB首席技术官Martin Pei补充道:“氢气储存试点设施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该技术迄今为止运行正常,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积极的。这是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现在,我们将通过测试活动来完成该计划,并收集重要数据和知识,使全面设施成为可能。”
LKAB战略项目总监Lars Ydreskog评论道:“氢气及其储存是我们转型的核心。在短短四年内,HYBRIT技术将在Gllivare的第一个示范工厂大规模生产无化石海绵铁。”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