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已建成投用车用氢气压缩充装站一座,济源加氢站1座,郑州加氢站2座,可满足1000—1500辆氢能汽车的用氢需求。”7月2日,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马能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金源氢化总经理王增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日,由河南省委统战部组织的新闻媒体“走民企看发展提信心”系列采访活动来到位于济源市的金马能源,通过采访企业在科技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展现河南民营经济的澎湃活力。
国内同行业首家香港上市企业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成立于2003年的金马能源,是由金马能源(香港)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济源市金马兴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也是典型的钢焦联合企业。
2017年10月,金马能源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是国内同行业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连续多年入围河南省百户重点企业和河南省民营企业100强,位列“2022年中国能源企业(集团)500强”第293位。
据王增光介绍,金马能源成立以来,围绕煤炭清洁利用、焦油加工及碳基新材料、苯加工及苯基新材料、清洁能源生产及供应、氢能综合利用等延链发展,现具备年产焦炭425万吨、焦油深加工18万吨、粗苯精加工40万吨、氢气3.5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1.3亿立方米、工业用气6亿立方米规模。
近年来,金马能源围绕煤气综合利用和能源化工延链补链,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建设节能环保装备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现废水、废气、废渣、余压、余热、余能被“吃干榨净”,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从“焦化”到“能源”的转变。
“2018年以来,金马能源先后投入25亿元建设干熄焦、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煤场大棚、制酸、废水深度处理和VOC治理等环保节能降碳项目,达到了河南省超低排放标准。”王增光说。
打造“制、储、运、加、用”一体化供应链
拟在全省布局50座加氢站
2023年12月20日,由金马能源控股75%的子公司金源氢化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金源氢化是河南省最大的纯苯供应商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商,业务涵盖加氢苯基化学品、液化天然气(LNG)及煤气等清洁能源领域以及氢能产业,并初步形成氢能“制、储、运、加、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
据了解,目前金马能源已建成投用车用氢气压缩充装站一座,并在济源建设加氢站1座,在郑州建设加氢站2座,日加氢能力8000公斤,可满足1000—1500辆氢能汽车的用氢需求。
“在济源区域,配套100辆氢能重卡,主要用于济源至临汾之间的省际煤炭长途运输,目前车辆已经全部投入运营;在郑州区域,服务车辆逾300台,包括自卸、牵引、环卫、轻卡、搅拌等车型,全面构建起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条。”王增光说。
对于下一步发展,王增光表示,将现有3.5亿m³/年煤气制氢扩大至13亿m³/年规模,打造河南最大的氢源供应基地,为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和炼油装置提供氢气。
同时,根据金马能源的发展规划,积极融入郑汴洛濮氢走廊,在全省布局50座加氢站,为郑州及周边城市(交通车、卡车、氢燃料机车等)提供氢气。
“金马能源作为‘氢能链主’企业,将不断扩大氢气规模,布局更多加氢站,拓展氢气用途,持续在物流运输乃至公共交通方面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工业领域的用氢示范,助力节能降碳、清洁生产,积极打造氢能一体化、生态规模化的发展格局。”王增光说。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