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濮阳市抢抓河南省建设郑洛汴濮“氢能廊道”重大机遇,把氢能产业作为濮阳市谋篇布局的重点产业,全盘规划、整体布局。目前,濮阳市的制氢、储氢、加氢站、膜电极、电堆、车载储氢瓶、整车等一体化全产业链正在加快形成。
制氢是基础。濮阳市制氢资源丰富、生产企业多,现有中原乙烯、中原大化等9家制氢企业,氢气年产能约23.6万吨。中原油田“绿氢”制造项目是全国最大的兆瓦级可再生电解水制氢工程,该示范工程将于年内建成,“绿氢”产能达360吨/年。此外,河南宗惠氢气公司高纯氢项目即将建成,产能3600吨/年;新型化工基地产能10万吨/年气化岛项目加快推进。
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是关键核心产品。广东国鸿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产品的企业,成立5年间在产业化、规模化、自主化、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备国内领先优势,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2月28日,该公司与市政府正式签约,建设濮阳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13.6亿元,建设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电堆生产线、氢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线等,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达到32亿元以上,年纳税1.6亿元以上。目前,一期工程过渡厂房已交付使用,生产线工艺设计方案已完成,即将开始安装设备。
打造好的应用场景,是濮阳市发展氢能产业的特色。濮阳市拥有中原总机、龙欣专用车制造、畅通专用车制造和飞翔房车实业等专用车辆生产企业,中原总机18吨氢燃料电池高压清洗扫车和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已获得工信部汽车产品公告,31吨氢燃料电池渣土车已完成试制并送汽车检测机构检测;12吨和18吨氢燃料电池餐厨车已完成设计正在进行试制;氢燃料电池石油专用车也在进行技术对接。预测3年内,我市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年产能将达到6200台、整车2500辆,市域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600辆以上。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