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国家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等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其中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围绕氢能绿色制取与规模转存体系、氢能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体系、氢能便捷改质与高效动力系统及“氢能万家”综合示范4个技术方向,拟启动24项指南任务,安排国拨经费4亿元。其中共性关键技术类15项,基础研究类2项,青年科学家类7项。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指出,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以推动能源革命、建设能源强国等重大需求为牵引,系统布局氢能绿色制取、安全致密储输和高效利用技术,贯通基础前瞻、共性关键、工程应用和评估规范环节,到2025年实现我国氢能技术研发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2022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图1)
24项指南任务:
氢能绿色制取与规模转存体系
1.1 兆瓦级电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电解堆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1.2 电解水制高压氢电解堆及系统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1.3 固体氧化物电解水蒸汽制氢系统与电解堆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1.4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测试诊断技术与设备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1.5 分布式氨分解制氢技术与灌装母站集成(共性关键技术类)1.6 高温质子导体电解制氢技术(基础研究类)
1.7 新型中低温固体电解质氨电化学合成与转化技术(基础研究类)1.8 耦合高附加值氧化产物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基础研究类, 青年科学家项目)2氢能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体系
2.1 液氢加氢站关键装备研制与安全性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2.2 液氢转注、输运和长期高密度存储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2.3 高可靠性高压储氢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2.4 基于液态载体的可逆储放氢关键材料与应用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2.5 基于固态新材料的可逆储放氢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2.6 加氢站用新型氢压机核心理论及关键技术(基础研究类, 青年科学家项目)2.7 纯氢与天然气掺氢长输管道输送及应用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3氢能便捷改质与高效动力
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2022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图2)
3.1 兆瓦级发电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应用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3.2 百千瓦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应用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3.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氢基内燃机混合发电系统技术 (共性关键技术类)3.4 燃料电池测试技术及关键零组件研制(共性关键技术类)3.5 掺氢/氨清洁高效燃烧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3.6 基于固体电解质的直接氨燃料电池技术(基础研究类, 青年科学家项目)3.7 聚合物膜燃料电池非贵金属催化的电极设计与应用关键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3.8 燃料电池系统用先进空气压缩机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4“氢进万家”综合示范
4.1 中低压氢气管道固态储氢系统及其应用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分析了2018年-2022年近5年的氢能技术专项。布局方面,2018-2020年,技术方向布局集中在燃料电池环节,占比超过55%,主要方向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2020年后,技术布局逐步转向以制氢和储运氢为主的氢能供应链环节。
类别方面,2022年基础前沿技术相比于前三年明显增加,标志着技术攻关进入了新一轮周期。相对2021年,本次《指南》除支持项目数量同比增加37%外,技术支持重点由燃料电池技术转向氢能供应链环节(占比55%),基础前沿技术同比增加150%。其中,《指南》涉及氨能4项,从分布式氨分解制氢技术与灌装母站集成、氨燃料电池到掺氨清洁高效燃烧基本涵盖了“制-储-输-用”各个环节。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