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迭代,材料突破、和规模效应的逐步显现,氢燃料电池的成本逐渐下降,每年大概约有20%的速度在下降。
随着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近日,上海首批80辆氢能源网约车投入运营。
氢能网约车驾驶员讲到:“这部车日常开销要高于纯电车型,但相比燃油车型要低很多,以前开商务车的时候每公里需要1元-1.2元,现在氢能源车在5、6毛左右每公里。司机师傅坦言加氢站的数量仍然较少,也限制了他的出行半径。”
据了解,首批80辆新能源车是以上海虹桥机场为中心,陆续投入营运,而附近只有一个油氢合建加注站,每天加注氢气的车次在快速提升。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青卫油氢合建站站长讲到:“最开始只有30-50辆的加注车次,而目前可以加注129辆车,总共的供氢量是在600多公斤左右,平均一辆车大概在5到6公斤,已经达到我们设计能力的60%-70%左右。”
据了解,虽然受氢气市场价格和加氢站数量的影响,但是首批氢能源车的实际运营情况还是基本符合预期。
“把这个整个运营车辆的拥有成本的生命周期来做测算,经过5年的这样一个模型来讲,基本上是和用这个纯电车是相仿的。”上海某网约车平台首席运营官讲到。
虽然目前氢能源汽车还没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但是随着技术迭代,氢燃料电池的成本逐年下降,整个氢能源汽车市场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在上海一家氢燃料电池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技术迭代,材料突破和规模效应的逐步显现,氢燃料电池的造价正在下降,每年差不多近20%的速度在下降。
现在的第四代电堆,相比较三年五年前,成本只有原先的一半不到,未来在规模经济以及技术革新的加持之下,还会有进一步的成本下降的空间。
氢燃料电池成本的下降,直接推动了氢能源车的快速落地。2021年10月,上海就已经开始先行先试氢能源公交车,氢能源公交车的需求在快速增长,从去年到今年,整车成本已经下降了20%-30%,如果按照这个下行趋势,整车价格会不断下降,预计4、5年以后,会跟目前纯电的差不多。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