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提出,建设覆盖兰州全域加氢站20座以上,在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出租车、公务车、共享汽车等领域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以上,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全省的氢能综合交通网络。具体内容如下:
落实“双碳”战略 抢抓政策机遇
——兰州率先在全省出台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省委“强工业、强省会”行动战略,着力振兴“兰州制造”,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和《甘肃省强工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精神。近日《兰州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兰州将建设成为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基地,使氢能产业成为带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氢能产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新建氢能相关技术研发平台2个以上,新建氢气检测平台1个以上,培育从事氢能相关业务企业20户以上,初步建立健全覆盖全市、辐射全省的氢能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及产业配套能力。建设覆盖兰州全域加氢站20座以上,在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出租车、公务车、共享汽车等领域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以上,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全省的氢能综合交通网络。重点实施七大工程,着力打造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
一是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工程。以兰州新区为重点,深入挖掘承载项目、转化成果、增强投资等方面潜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园区,加快形成开放、协同、共享的氢能产业生态系统。
二是产业链条完善工程。围绕氢能制备、生产、储运和装备研制、服务配套、示范应用等环节,培育和引进一批骨干企业,在关键零部件、动力系统集成、检验检测等领域,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三是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通过落实税收、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形成集聚效应。通过开放市场、资源合作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引国内外企业来兰合作,重点加强与氢能乘用车整车制造企业的交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四是产业集群打造工程。瞄准产业集群缺失和薄弱环节,以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牵动,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关联产业配套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五是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支持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氢能实验室建设,支持企业、机构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检测服务平台,鼓励国内外平台协同创新、合力发展,促进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加速产学研协同发展与成果转化。
六是核心技术突破工程。依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兰石研究院等机构,聚焦氢能制取及储运、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化等领域,加快氢能应用技术研发,推动氢能项目产业化。
七是整车示范应用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区县优先利用商用车、物流车、环卫车、公交车开展氢燃料电池车示范应用。在兰州举办的国内外重大会议等活动优先使用氢能公务用车。鼓励氢能整车生产企业开展公众试乘试驾、产业座谈,提升公众接纳程度。通过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来源:绿色发展与工业节能科)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