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客车展获悉,近日,安徽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示了2022年合肥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拟认定名单,安凯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凭借卓越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影响力成功上榜,被评定为合肥市智能工厂。这是继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入选“合肥市数字化车间”之后,安凯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在数字化升级成效和智能制造能力方面再次获得高度认可。
近年来,合肥市以“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为主线,将平台建设、应用推广、生态营造等关键领域作为重点,致力于加快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合肥市在国内率先出台了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建设方案,并实施了“万千百”工程,以引导企业运用机器换人、柔性制造等创新模式,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而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合肥市的重点产业,正在成为拉动合肥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了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合肥市持续加强产业创新和聚变能力,积极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安凯客车作为安徽省主要的汽车整车企业之一,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不断加强在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始终致力于“制造更好的安凯客车,创造最好的中国客车,打造客户喜爱的安凯品牌”。
依托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安凯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上始终坚持大力投入,研发制造出一款款高品质的客车,助力合肥步伐铿锵地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安凯客车实施了一系列数字化转型项目。通过5G+UWB+MES项目的实施,安凯客车完成了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总装车间、完检车间“透明生产”的重要建设,实现了生产执行、质量管理、异常管理三个模块的服务型制造数字化转型,使两个车间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质量信息可溯化、异常流程规范化、业务系统集成化。
同时,安凯客车还运用5G+UWB定位技术,实现了整个园区的5G专网覆盖,UWB技术解决了车辆生产制造过程工位流转数据溯源,实现每辆在产车在总装、完检车间的工位流转情况,同时将UPF(网络用户面网元)下沉企业园区确保数据不出场,构建安全智慧工厂。
随着智能化时代浪潮迭起和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安凯客车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之路,专注于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和推广,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充分发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经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安徽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特别推荐 上海国际客车展现场参观报名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