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国鸿氢能发布公告,拟全球发售7952.00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股份795.20万股,国际发售股份7156.80万股。招股日期为11月27日至11月30日,最高发售价21.35港元,每手买卖单位500股,入场费约10782.66港元。
全球发售预计募资总额为16.18亿港元,募资净额15.09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国鸿氢能预计于2023年12月5日在主板上市,保荐人为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中国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领先技术型氢燃料电池公司。
根据招股书,假设发售价为中位数每股发售股份20.35港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将约为15.094亿港元。其中,约40.0%拟用于扩大该公司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产能;约20.0%拟用于拨付氢燃料电池电堆、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制氢设备的研发;约10.0%拟用于拨付该公司于上游行业公司的投资、潜在收购或建立合作关系,以巩固及加强该公司的供应链;约10.0%拟用于与下游参与者联合开发该公司产品组合的下游运输和固定式应用;约10.0%拟用于团队建设、人才招募及培训、提高对关键人员的薪酬和激励以及升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以支持该公司的增长及扩张,并进一步提升管理及经营效率;约10.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从出货量来看,国鸿氢能毫无疑问已是数一数二的行业巨头。
从收入来看,2020至2022年这三年里,国鸿氢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4.57亿元、7.48亿元。
尽管数据在不断增长,但从市场规模来看,仍处于相对有限的水准。一方面,国鸿氢能年营收仅为数亿元的规模。另一方面,整个氢燃料电池的市场规模也不过数十亿元。
在这三年间,国鸿氢能持续出现亏损,其亏损金额分别是2.21亿元、7.03亿元、2.80亿元,三年合计亏损12.04亿元。
今年6月,国鸿氢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继去年11月递表港交所未果后的第二次尝试,此番通过聆讯,其也将成为继亿华通之后第二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氢燃料电池企业。
连亏多年的氢能头部企业,能否靠上市打破困局?企业排队上市背后,氢能行业如何赌一个未来?这一切还需市场来验证。
特别推荐: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展现场参观报名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