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的氢能,近年来发展应用显著提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累计生产燃料电池汽车5261辆,同比增长35%,发展势头良好。在诸多应用场景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势头强劲。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梳理,当前包括北京现代、上汽大通、福田汽车等车企已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制造。
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方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氢燃料电池在重卡和公交等商用车的应用前景较好,其他领域普及尚需时间。
多家车企争相布局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售量新增3367辆,保有量达12682辆,同比增长约36%;建成加氢站358座,同比增长超40%。
从汽车领域看,近年来国内市场氢燃料电池领域已有诸多车企布局。记者了解到,在产业生态方面,目前我国有62家企业具备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的生产能力,公告的车型超过700个,涉及乘用车、重卡、物流车、大中型客车等诸多产品类型。
例如,乘用车方面,北京现代推出了氢燃料电池SUV NEXO车型,截至2023年10月,该车型全球累计销量超3.7万辆,为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全球第一。商用车方面,福田汽车联合亿华通发布了干线物流燃料电池重卡,采用气氢和液氢燃料可分别满足600公里到800公里和1000公里以上续航需求,可真正用于长途干线物流。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在技术方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到每千瓦3000元,比2020年降低了80%,电堆体积功率密度达到每升4000瓦,比2020年提升了35%。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探访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工厂时了解到,目前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涵盖乘用车和公交车、环卫车等商用车场景。当前,现代汽车集团旗下的氢燃料电池最高发电效率可达到64%,额定功率90kW,冷启动温度-30℃。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留意到,市场时常会将锂电池、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转换功率进行对比,在此状况下,氢燃料电池的转换效率并不算高。对此,氢燃料电池领域一家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工作原理不一样,不能进行转化效率的对比。
仍面临成本难题
按照2022年发布的“氢能源发电中长期计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氢电动汽车保有量将提高到5万辆。截至目前,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河南5个城市群被定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5个城市群将在2025年实现超过3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推广。但记者也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当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应用仍有难点。从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商业化角度看,未来还需要更大规模的交通应用,氢燃料电池的成本才能进一步下降。
亿华通方面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氢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还面临着经济性和便捷性的问题。其中,便捷性与纯电动汽车起步时相似,加氢站数量和布局,也就是补能的便利性,会影响消费者对使用燃料电池汽车的积极性。但相比之下,燃料电池补能时间更短,后续加氢站建设跟上来,这个问题容易突破。
实际上,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正在提速。12月20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方面了解到,目前中国石化在西南地区的首个供氢中心——3000标准立方米/小时氢燃料电池供氢加氢项目在重庆正式投运。该项目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每天可向社会供应纯度为99.999%的高纯氢6400公斤,可满足260辆氢燃料物流重卡用氢需求。
展望氢燃料电池的未来应用场景,上述亿华通方面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物流、重卡、客车等商用车会最早实现规模化。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方面也向记者表示,现在重卡和公交已经实现批量应用,未来前景乐观。
“未来HTWO氢燃料电池系统将应用于城市空中出行、汽车、船舶和火车等多种交通领域,推出更加丰富且高效的氢能产品阵容。计划到2030年,北京(董天意 苗诗雨)现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年产量将达到70万套。”北京现代方面告诉记者。
特别推荐:氢能与燃料电池展参观报名http://chinaiut.mikecrm.com/JGxgLEl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