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哈佛商业评论》1月3日文章,原题:推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三个因素在电动汽车市场,中国领先于德日等传统汽车强国。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全球道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一半以上都在中国。中国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以下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增长的三个关键:
第一,在相邻行业进行实验。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起步晚于美国。尽管两国出台类似政策以激励企业和消费者,但(最初)中国企业并未直接参与其中。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利用媒体将该品牌定位为电动汽车先驱。中国车企没有采取类似的“大张旗鼓”方式直接进军电动汽车行业,而是通过专注于相邻行业来启动电动汽车开发。例如,比亚迪十几年前就在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该公司还将电动公交车作为进军北美市场的入门产品。
第二,鼓励制定运营解决方案。中国早期创新者认识到电动汽车带来的运营挑战,并与当地企业合作寻找解决方案。例如,在北京和西安等多个大城市,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与出租车公司密切合作,制定运营方案。电动汽车公司不仅绘制充电站位置,更重要的是测试各种电池的充电时间,使之与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水平相匹配。在中国,出租车公司通常拥有两支车队——一支负责早班,另一支负责晚班。早班车队能够在晚上8时之后进行充电,避开重工业用电窗口;晚班车队在凌晨2—3时左右充电,这也正是城市电网用电量较低的时期。
第三,对核心技术加倍投入。早在2002年,中国车企估计电池成本将占纯电动汽车总制造成本的30%至40%。这意味着后来者有机会通过专注于研发电池技术超越竞争对手。巧合的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靠近许多关键原材料产地。例如,2022年中国占全球稀土产量的70%,而稀土是电池生产的核心材料之一。
为增强电动汽车制造能力,中国企业还与其他车企以及科技公司进行广泛合作。例如,比亚迪与奔驰和丰田合作,吉利则收购一家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制造商。通过这些合作和收购,中国车企加快了电动汽车外围零部件开发和上市速度。
对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来说,下一个篇章将是国际扩张,看看它们能否在这方面成功将会很有趣。
特别推荐:2024上海国际客车展线上参观报名 http://chinaiut.mikecrm.com/B8ejSBR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