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科创板氢燃料电池系统第一股亿华通发布了2022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4.58%。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政策的落地实施,当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明显提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9月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3辆和202辆,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6.8%。1月份至9月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3倍。
有机构预计,未来随着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持续催化,国内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有望迎来突破性发展。
2022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自2021年8月份以来,国家已明确将上海、北京、广东、河南、河北等城市群列为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作为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牵头城市,北京市打造的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起步区已于2022年3月份建成投运。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4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大兴区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计划指出,到2025年,氢能相关企业数量超过200家,培育4-6家上市企业,孵化2-3家生态引领型企业,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累计达到200亿元,形成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数量不低于3000辆,建成至少10座加氢站。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氢能产业的政策的不断落地推进,北京市氢能产业生态将在未来三年迅速完善,而此次大兴区计划3000辆的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数量,有望优先激励本土企业亿华通的产品销量。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亿华通毛利率为41.20%,相较2021年全年毛利率37.88%上升3.32个百分点。在国内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产品毛利率水平提升,这也意味着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具备竞争力。据香橙会研究院公开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燃料电池系统销量企业排名中,亿华通名列第一。
此外,虽然在各项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氢燃料电池迎来发展机遇期,但当前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目前处在商业化运营的初阶,同时随着应用场景从前期单一的公交领域商业化示范应用向公交、环卫、城市物流配送、冷链运输、渣土运输、大宗货物等多场景应用的转变,产品技术仍在不断迭代。
这也意味着当前核心技术突破仍是产业链上企业发展的重点,据亿华通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1.3亿元,同比增长了11.5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3.35%。公司表示,将持续坚持自主研发和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探索研究燃料电池系统领域的前沿技术。
市场人士指出,在“双碳”战略的持续发力及各地氢能产业政策的推动下,亿华通作为行业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龙头企业,将迎来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快速扩容的发展契机,公司经营业绩有望迎来新的突破。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