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氢能展获悉,国际能源署9月2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3年年底,中国已经装置的低碳制氢电解槽产能将达到全球产能的一半。
《联合早报》援引相关消息报道称,根据报告,通货膨胀导致新项目放缓,但中国在电解槽部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到2023年底将控制全球制氢电解槽产能的一半。
消息指出,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中国电解槽装机产能大幅增长,预计将达到占全球产能一半的1.2吉瓦(12亿瓦),而2020年中国电解槽产能仅占全球产能的10%。
电解槽是用于工业分离水分子中的氢和氧的设备,其可使用通过太阳能、风能或核能等可再生能源获得的电力。随着
绿色能源转型的进行,电解槽正在取代传统的工业氢气生产方法。
国际能源署表示,只要所有已宣布的项目得到实施,到2030年低碳氢的产量将达到3800万吨。但通货膨胀导致设备成本上升,一些项目已将其初始成本估算上调了50%。这让该机构担心,全球范围内绿氢取代传统灰氢的速度太慢。
国际能源署指出,低碳氢2022年在全球需求中的占比不到1%,意味着使用氢气造成了相当于9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氢的使用仍远未达到实现气候目标所需的水平。该机构呼吁加强国际合作、避免市场分裂。
特别推荐: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展现场参观报名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