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氢能展获悉,氢能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聚焦绿色规模化制氢、氢气纯化及储运、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等方向,推动氢能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全力抢占氢能发展制高点,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氢能产业应用示范基地。
氢能汽车,顾名思义是以氢为燃料的汽车,它与纯电动汽车都属于新能源汽车。日前,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对氢能源车出台了新政策,自今年3月1日起对安装了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政策试行期为两年。在位于莱芜区的泰山钢铁集团加氢母站,氢能重卡驾驶员唐文科一大早便前来加氢,为前往青岛董家口港拉货做准备。
泰山钢铁集团氢能重卡驾驶员唐文科告诉记者,以前走高速,过路费单趟就得600多。如果想省钱不上高速,就得多走两个多小时。现在高速对氢能车辆免费了,就可以放心走高速,一趟下来能节省1200多元,省钱又省时,真是太好了。
据了解,泰山钢铁集团氢能源车队共有氢能重卡8辆。因为业务需要,它们经常往返青岛、日照等地运送货物。随着氢能车辆免费上高速政策的出台,车队运行成本明显降低,也助力车队敢于承揽越来越多的省内中短途货物运输任务。其实早在2021年,泰山钢铁集团便投资建成了集制备、纯化、检测、充装、加注和管道输送于一体的山东省内第一家加氢母站,年可供氢气750吨,每天至少能满足100辆氢能源汽车的需求。氢气来自于加氢母站300米外的泰山钢铁厂,钢铁厂区在炼焦的过程中,每年产出2万多吨氢气。这些氢气以前只能用作热处理的保护气,而现在其中一部分摇身一变,成了绿色的新能源。
泰山钢铁集团加氢母站站长李学震介绍,氢能车辆高速免费通行,给加氢站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将做好充分准备,服务好氢能车辆的用氢需求,为这一利好政策的落地实施,贡献泰钢力量。
近年来,随着“双碳”愿景目标在全球获得越来越多的共识,氢能作为一种公认的清洁能源,成为能源转型发展的未来方向。济南近年来注重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在氢能领域的整条产业链上均有所布局。在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过渡厂房内,一批发往西北某高校的发电模块正在加紧生产。
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电堆制造分中心经理刘祥帅告诉记者,这批产品主要是可以满足极地极寒环境下科考站的用电、用热需求。具体来说,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里,产品依然可以快速启动,稳定输出30千瓦的发电功率,而且可以达到0碳排放0污染,这是传统的化石燃料所无法比拟的。
作为国家电投集团旗下国氢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签约落地起步区,目前,企业已经布局了包括氢能交通、氢供能、氢储能等多种场景应用的产品小规模自动化生产。
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电堆制造分中心经理刘祥帅表示,目前已建成发电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车用燃料电池等三大生产线,三条产线的产能分别是1000台套每年,总产能是3000台套每年,发电燃料电池可用于氢热电联供、氢备电、氢能移动应急电源等应用场景。空冷燃料电池可用于无人机、助力车、叉车等应用场景。车用燃料电池系统可用于客车、物流车、环卫车、重卡、船舶等氢能交通行业。
由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面推进建设的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是国家电投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的五大氢能产业基地之一、四大燃料电池产业基地之一,也是面向华北和中原地区、辐射黄河流域、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基地。基地将通过打造氢能应用示范区、建设氢能产业生态两方面,建设氢能综合应用示范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
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颖表示,公司将会在区域开展氢能源的供应以及推动氢能在交通、供能、储能、工业各领域的应用。另外也将在基地设立专业的氢能研发机构,推动氢能在整个华北包括黄河流域的规模应用,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的新旧动能转换。
“逐绿”前行,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山东在发展氢能产业上具有良好基础和优势,年平均氢气产量居全国首位,正在通过氢能这条新赛道加速布局。作为山东省会,济南围绕“中国氢谷”的建设,不断加快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全场景示范推广应用。按照《济南市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 年)》,我市将建设包括氢能在内的“五能一网”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体系。围绕氢能制储运用,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接续推进总投资91.82亿元的7个重点项目,以及总投资13.2亿元的5个谋划储备项目,到2025年实现产业规模30亿元,建设加氢站10座。到2030年,济南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达到12%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8%以上,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特别推荐: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展参观报名 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展展位预定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