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汽车被看作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风口,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是其核心材料,由于技术门槛高,此前国内所需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湖北企业近期在国内首先实现了这一核心材料的自主生产。
在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这条国内首条全自主可控的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可年产30万平方米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可供两万台氢能汽车使用。
▲位于武汉经开区的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
国家电投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真表示,电堆之所以能够不断地产生动力,然后没有发生氢气跟氧气混合的爆炸,就是因为有了这块隔膜。
厚度不到20微米的质子交换膜,与黄金等价。
记者在现场看到,质子交换膜看上去好像就是一张透明的塑料纸。刘真说,就跟家里面的保鲜膜很类似,但是价值是非常昂贵,占整个燃料电池电堆的成本接近15%。
目前,这些质子交换膜已经接到多家公司的采购订单,用于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和加湿器等多个场景。
刘真说,核心的参数,比如说拉伸强度、质子的电导率、氢气的渗透率等等,都比国外的竞品要优秀,实现了国产化后,可以把整个氢燃料电池的成本下拉接近7%~8%。
现在,企业正在对氢燃料电池的膜电极、碳纸、电堆进行研发,预计下半年陆续投产,届时氢燃料电池6大核心零部件有4个都可在武汉车谷实现自主生产,将为全国的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材料和零部件的保障。
目前在湖北,武钢、中韩石化等企业氢气的年产能达5000吨,中国化学已在鄂建设千吨级加氢示范装置,东风公司氢能汽车获得工信部“上路批复”,加上氢燃料电池的研发突破,湖北氢能汽车产业链距离画圆更进一步。
武汉理工大学学科首席教授唐浩林表示,从氢供给、加氢技术,还有燃料电池的材料、整车技术,在产业化的推进方面,湖北处在比较好的一个位置,在产业的示范应用方面,政府需要适当引导,应用场景的开拓也是非常重要的。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