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先进感知、数据融合及智能运维课题组毛磊特任研究员团队在氢燃料电池无损检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报道了一种基于磁场成像的氢燃料电池无损检测理论及方法,突破现有氢燃料电池性能表征依赖于材料分析、电流分布等侵入式检测手段的瓶颈,研究成果以“Imaging PEMFC performance heterogeneity by sensing external magnetic field”为题发表在《Cell Press》期刊《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上。
氢燃料电池技术(PEMFC)被广泛应用于氢能利用领域,然而影响商用氢燃料电池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在电池运行过程中难以进行电池性能表征并识别电池异常状态。目前,主要的状态识别方法仅可对PEMFC状态变化进行识别,但难以对电池内部状态变化的发展路径及对应机理进行检测及分析,从而无法根据识别结果对PEMFC系统进行对应调控,进而保障PEMFC系统的运行安全。
在PEMFC运行过程中,电池性能状态与其内部水分布、电流分布息息相关。目前,相关技术主要通过材料分析、水传输分布、电流分布等手段来评估氢燃料电池性能状态。然而这些技术会干扰电池的运行状态,甚至破坏电池固有结构和性能,进而很难保证技术可靠性和实用性。
毛磊特任研究员团队将PEMFC内部电流分解为平行膜方向膜电流和垂直膜方向主电流,并揭示了氢燃料电池故障时性能下降的本质原因是参与化学反应的主电流减少,寄生损耗的膜电流增加,因此膜电流及其激发磁场可以反映电池性能变化。这是在该研究领域内首次系统性分析并提出了氢燃料电池的性能变化与其内部不同分量电流和激发磁场的关联机制。
图1.PEMFC内部电流和磁场分布。(a) PEMFC内部电流; (b)膜电流及其磁场分布; (c)主电流及其磁场分布.
PEMFC电流分布和相应磁场分布如图1所示,作者团队将PEMFC内部电流分解为平行膜方向膜电流(图1B)和垂直膜方向主电流(图1C),并揭示了氢燃料电池故障时性能下降的本质原因是参与化学反应的主电流减少,寄生损耗的膜电流增加,因此膜电流及其激发磁场可以反映电池性能变化。这是在该研究领域内首次系统性分析并提出了氢燃料电池的性能变化与其内部不同分量电流和激发磁场的关联机制。
图2 技术路线图
该研究的研究思路如图2所示,首先通过建立多物理场PEMFC仿真建模,对PEMFC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膜电流及其磁场分布变化进行分析;进而搭建PEMFC外部磁场检测系统,通过检测PEMFC运行过程中的膜电流磁场分布,分析PEMFC系统内部状态变化路径及对应机制。据此,本研究工作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成像的PEMFC系统无损检测理论及方法,可在PEMFC运行过程中揭示状态变化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在商用PEMFC系统的状态检测及异常识别方面极具应用潜力。
总之,这项研究工作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成像的PEMFC系统无损检测理论及方法,可在PEMFC运行过程中揭示状态变化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在商用PEMFC系统的状态检测及异常识别方面极具应用潜力。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