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对于一些开展隧道建设较早的国家,设施老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何高效准确的检测老旧隧道,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无论是传统的人工检测,还是探底雷达之类的非接触技术,都存在各种局限。为解决这一问题,英国苏格兰地区的巴尔格雷隧道,实验性地使用了最新的前沿技术——μ子成像,本期,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
μ子成像技术
μ子成像技术是一种与X光扫描类似的技术,但由于来自外层空间的μ子比X射线、γ射线、超声波等具有更深的穿透性,所以μ子扫描可以对更厚的材料进行成像。μ子成像技术最著名的应用案例是对埃及金字塔内部进行成像,以及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定位反应堆堆芯,目前的常规应用主要是对火山岩浆室成像,以预测火山喷发。
μ子成像技术
什么是μ子
当来自太阳和其他天体产生的高能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它们会与氧气和氮气分子发生碰撞,从而引发其他粒子的级联反应。这些粒子大多停留在大气中,但其中μ 子粒子会到达地面。μ子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每天都有数百万个μ子穿过我们的身体。
虽然μ子相关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其成像技术在近几年有显著发展,最重要的是其成像设备实现了小型化,使得在隧道检测中使用这项技术成为了可能。
利用μ子对山体内部进行成像
技术应用
巴尔格雷隧道建于 1896 年,是现在已被废弃的拉纳克郡到邓巴顿郡铁路的一部分。隧道自1964 年以来一直关闭,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在漫长的岁月中,管理方使用过激光测量,影像识别,探地雷达、钻孔和目视检查等等手段,试图获得关于隧道的完整情况,为未来的拆除或重建做准备。
隧道内情况
今年11月,管理方于科技公司Geoptic合作,开始尝试使用μ子成像技术来彻底了解隧道衬砌后的所有缺陷和空隙。由于μ子独特的性质,所以这项技术完全不存在探测深度的问题,而大幅小型化的设备使得其在隧道内应用成为了可能。
小型化后可以搭载在小型车辆上
技术缺陷
一些技术人员认为该项技术应用于隧道病害检测还有一些缺陷:
■ 小型化技术尚不成熟
μ子成像设备小型化本身尚未完全脱离实验阶段,对于小型化设备的成像准确度等问题还尚待观察。
■ 探测方向有局限
由于μ子成像的原理,所以探测设备必须位于探测目标的下方,这意味着如果只是将探测设备置于隧道内,将有一半以上的隧道结构无法被探测到。
结语
小编认为,这项技术目前并不具备广泛使用的条件,但这项技术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终有一天,我们会拥有高效且准确的隧道病害探测方法。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