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由中国中铁雄安新区区域总部、中铁装备、中铁科工联合研制的首台绿色装配式U盾架管机——“雄安号”顺利始发,这是中铁装备聚焦重大工程建设,攻关行业痛点问题,履行央企使命担当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
“雄安号”U盾架管机应用于雄安新区综合管廊工程,机械化施工标段全长2959米,主要入廊管线包含给水、再生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多类专业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地下“大动脉”。中铁装备与中铁科工强强联合,结合U型盾构在地下管廊的成功应用经验,将盾构与架管进行创新性融合,实现了综合管廊运输、开挖、支护、掘进、架设、侧缝填充一体化高效施工,为装配式综合管廊机械化施工带来了技术新突破。
“以往管廊施工全部采用大边坡开挖施工,占地面积大,工序复杂,施工效率低,人力投入大,采用先进工程装备进行机械化施工已成为必然趋势。”U盾架管机项目负责人介绍道,“以100米综合管廊建设为例,传统工法需要30个工人施工一个月左右才能完成,而使用U盾架管施工仅需七、八个工人,一周左右即可完成,同时能减少75%左右的碳排放。”
此次“雄安号”U盾架管机的顺利始发,标志着雄安新区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正式进入快速施工期,也为雄安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作出表率。目前,大规模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的实施,方便了电力、燃气、通信、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兼具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提高城市综合韧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近年来,中铁装备深耕隧道施工装备创新研发和技术攻关,研制出了U盾架管机、矩形盾构顶管机、大倾角斜井硬岩掘进机、高原高寒全断面硬岩掘进机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不断为我国加速迈向“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