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中建二局三公司承建的长春地铁6号线项目”筑诚一号”盾构机实现双线贯通。盾构区间为前进大街南站至南湖中街站,全长1048米。
长春地铁6号线全长29.7公里,西起双丰站,东至长影世纪城站,预计于2024年末开通运营,是城市南部的东西向填充线,也是中心城区南部的联络线。全线通车后,将有效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带动作用,强化经济的整体性和流动性,推动城乡经济增长,为建设长春市”双心、两翼、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提供强有力的交通基础。
在1048米的掘进过程中,盾构机遭遇了难题。项目负责人蔡吉泉介绍,自始发井开始,上部地层均为粉质黏土层,项目技术团队将施工现场条件与施工技术充分结合,制定合理施工参数,及时跟进过程施工掘进参数。在刀盘背部设计4根主动搅拌棒,前盾隔板设计2根被动搅拌棒,提高土仓内渣土的流动性,定时检查刀具磨损情况,对地面沉降实施动态监测。
通过临近结构盾构施工过程变形调控研究,建立了考虑地下水的临近建筑盾构施工三维模型,模拟现场掘进,计算得到地表横向沉降槽和沉降时程曲线,按照有无地表建筑条件下进行对比,得到最优方案,顺利穿越多处敏感建筑物。
为防止地下水流失、开挖面坍塌的产生,项目施工人员将始发、接收端头长度加固8米、盾构隧道结构上下左右每侧宽度各加固3米,在端头加固范围外侧及中部布置3口降水井。加固完成后,进行钻孔取芯试验,检测出的加固区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渗透系数各方向均小于10-7/cm/s,极大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针对项目施工环境属于高纬度寒冷地区、浅埋地下水条件下临近深水塘地铁区间暗挖等一系列困难点,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创新团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强强联合,智慧打造全国首例组合式施工工法——”明挖顺作法+局部盖挖逆作法+预制拼装法”。该工艺相较传统的”先挖开地面到底,再由下往上逐层建设”地铁施工方式,切实提高建设效率20%,劳动力投入减少近10成,减少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
项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深入贯彻科技创效的理念,总结施工关键技术,目前已受理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受理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报发明专利5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5项。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