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起吊!”昨天上午,在地铁12号线北岗子铺轨基地内,随着起重指挥发出起吊命令,一排长达25米的轨排被“龙门吊”吊起放入基坑内,随后通过铺轨车运送到隧道中。这标志着北京地铁12号线全面进入铺轨施工阶段。
昨天,地铁12号线北岗子铺轨施工现场。本报记者 程功摄
北京地铁12号线全长29.6公里,西起西四环四季青桥南,东至东坝北街,线路贯穿中心城区,是一条主要沿北三环东西向敷设的轨道交通干线,全部为地下线。12号线全线共设21座车站,先期建设除东坝北街站的20座车站,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与4号线、5号线、8号线等12条线路的15座车站实现换乘,从而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缓解轨道交通压力,更加完善北京轨道交通网络。
未来建成后,12号线将成为一条“更安静”的地铁线,不仅列车行驶的噪声和震动更小,带给沿线周边的震动也明显减小。中铁五局地铁12号线项目总工周强介绍,12号线全线使用减震道床占比超过80%,其中“高等减震道床”占比30%,减震效果更好的“特殊减震道床”占比达到50%。“相比普通道床,列车行驶在‘特殊减震道床’上时可以降低15分贝噪声,这也是目前国内减震效果最好的道床。”
为了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地铁12号线铺轨工程还借鉴了高铁铺轨技术,提高轨道的铺设精度。同时在铺轨过程中增加了钢轨打磨和线路精调两项程序。“这些技术以前在高铁的建设中运用,在地铁施工中还是首次运用。”京投所属轨道公司第四项目管理部设备部部长杜宏民介绍。
12号线还将实行灵活编组的运营模式。杜宏民介绍,在投入运营后,12号线将实行4编组、8编组混跑模式。高峰时段,车辆采用4+4编组运行,两组列车“头对头”一起跑,保证运载能力满足客流需求。在平峰时段,列车转换为4辆编组,两组列车分开跑,减少运营维护成本的同时,还可以缩短列车平峰间隔。此外,列车还将具备全自动驾驶能力。
目前,地铁12号线全线超过80%的车站和区间已经实现结构完工。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