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陕煤集团、延长石油集团等10家国企共同注资18.18亿元设立的陕西省氢能运营平台企业——陕西氢动氢能发展合伙企业正式签订协议,标志着陕西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该平台企业将围绕研发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和运营服务等方面,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
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当前,全国各地均在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发展。2021年以来,陕西依托产业发展优势,统筹产业布局,发力打造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
目前,陕西氢能产业发展“1+N”政策体系已形成。2022年7月,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印发《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陕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陕西省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图”和“路线图”,鼓励陕西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政策举措推进氢能产业发展。榆林市出台《榆林市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西安市、咸阳市以及西咸新区编制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
“六个一”工作机制稳步推进。陕西按照立足一个产业规划、遴选一批“链主”企业、组建一个专家智库、搭设一个运营平台、落实一支产业资金、开办一个产业大会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全方位协同推进氢能产业链发展。陕西燃气集团公司、陕西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旭强瑞有限公司、维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4家“链主”企业在各自优势领域“搭梁架柱”;3位院士领衔、22位知名学者专家组成了专家智库,为产业创新引领、决策咨询提供支撑;陕西省氢能运营平台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动产业发展降本增效;落实5000万元专项资金助推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陕西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会成功举办,促进总投资53亿元的项目落地。
“项目+园区”示范引领。陕西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作用,推进重点项目示范先行,“氢源-氢站-氢车”产业链条初显成效。渭南市及榆林市氢能应用中心已有3座加氢站投入试运行,另有两座加氢站已完成备案,1座加氢站具备开工建设条件;在氢能燃料汽车方面,陕西已建成两条重卡“短倒运输”示范线,21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将投入试运行,预计还将新增1条重卡“短倒运输”示范线,有33辆氢燃料电池重卡投入试运行;中国“西部氢谷”项目一期——榆林华秦氢能产业园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入试运行。
行业头部企业加速落地。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资源集聚优势和西咸新区产业配套优势,陕西强化政策宣传,搭建招引桥梁,国内各燃料电池头部企业来陕投资发展意愿明显增强。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陕西设立子公司,在西咸新区建设2000台套/年燃料电池生产线;德燃(浙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陕西设立子公司,在西咸新区建设1500台套/年燃料电池生产线;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与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合作,设立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咸新区开展电堆研发生产,建设3000台套/年电堆生产线。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