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成都轨道集团传来消息,轨道交通30号线一期星月站主体结构已于近日封顶。至此,成都轨道交通第四期规划线路和轨道交通资阳线累计完成投资额超610亿元,45座车站已封顶,63座车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01台盾构已下井,在建项目全面加速。
成都轨道交通第四期规划线路包括8号线二期、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18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30号线一期等线路。
在19号线二期龙桥路站—双流机场2航站楼站区间,数十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轨排钉联、钢筋加工与绑扎等作业。“已实现全线盾构区间洞通,争取今年实现包括洞通、轨通、轨行区移交3个一级节点。”相关项目负责人说。在益州大道站,管线迁改、交通疏解、分期合围、桩基施工、冠梁施工多重工序齐头并进,3个多月实现主体结构开挖……“我们按照‘项目群’管理思路,切实做好连续施工、高效施工。”30号线一期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成都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线路已进入车站主体结构和盾构施工高峰期,成都轨道集团力争“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力确保“十四五”期间8个项目全部开通运营。
为加速推进线路建设,成都轨道集团确定“4个一级节点,208个二级节点”总体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与5家联合体牵头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逐项分解;动态调整工筹、分级卡控节点、实施节点预警、开展交叉施工作业、完善技术标准等,对照节点计划、紧盯工序衔接、24小时连续施工。
抓好安全。300余个工点实施施工现场“全封闭”“实名制”常态化管理,确保全员“零感染”;探索“互联网+智慧建造”,在建项目尤其是瓦斯隧道、超深基坑、盾构穿越重点工程实施监控预警。目前,第四期项目建设已成功实现盾构穿越江安河、双流机场停机坪、既有线3号线等17项特别危大工程。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