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记者从青岛海关获悉,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完成了大型装备制造业保税加工监管模式试点备案,这是青岛海关首次为轨道客车制造行业备案开展大型装备制造业保税加工监管模式试点。
“原先设立加工贸易手册,有效期是一年,应用新模式后,我们可以根据合同实际执行期限来设定手册的有效期,整个生产周期更加灵活和宽裕。”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邱海华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大型装备制造业保税加工监管模式试点,是海关总署为支持促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大型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便利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开展保税加工业务而实施的一项创新改革,旨在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决策,解决行业实际加工制造过程中设备调试周期长、合同执行周期长等特殊问题。
这一模式最初适用于从事飞机、船舶行业开展保税加工业务的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随后试点范围扩大至石油装备、轨道客车以及海洋工程等领域。新监管模式下,海关在对企业实施诚信守法程度评估的前提下突出监管重点,即根据行业特性,调整海关监管资源配置,突出对经评估批准的企业自核管理,强化企业申报责任,解决有行业特色的保税加工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作为国家轨道交通装备重要的产业集聚区,青岛已形成具有自主开发、规模制造、优质服务的完整体系。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青岛市轨道交通制造行业中的代表,受国际贸易形势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海外市场订单交付期延长。
邱海华介绍,备案大型装备制造业保税加工监管模式后,企业合同执行周期可延长至原先的1.5倍以上,以往因手册延期缴纳风险保证金带来的资金压力也得到松绑,企业运转资金和生产周期均获得了更广阔的迂回空间,极大缓解了企业因疫情影响面临的困境,提升了企业应对国际市场复杂多变的竞争能力。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