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庆祝2022第53个世界地球日暨氢能在工业车辆及生产供能中的应用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以线上形式出席论坛并致辞。
解振华:氢能对限制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图1)
解振华表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不是未来的挑战,而是眼前现实而紧迫的威胁。应对气侯变化、减排、温室气体,能源领域是基础和关键,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是重要的措施,氢能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对限制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氢能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不断成为一个重要的研发和竞争的领域。
解振华指出,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鼓励发展氢能源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探索不同应用场景,布局前沿产业和重大装备。未来围绕这一领域的技术、标准、产业、市场等方面的竞争会更激烈,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1+N政策体系对于发展氢能做出了明确的部署,提出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加强氢能的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规模化的应用,探索氢能在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实际上现在我们国内在这些领域都有一些比较好的示范项目。
解振华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3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将氢能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观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规划还指出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要达到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要达到10万吨—20万吨,这说明绿色氢能在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结合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特点,着重氢燃料电池中重型器车辆的应用,拓展清洁低碳氢能在化工行业替代的应用空间,开展以氢作为还原剂的氢冶金技术研发应用,探索氢能在工业生产当中作为高品质热源的应用。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