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年会2024:预测与战略于11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机集团总工程师陈学东出席并演讲。
陈学东介绍,氢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解决方案,是战略新兴产业。因为,无论是通过内燃机做功,还是通过燃料燃烧,氢跟氧气反应只产生水,没有二氧化碳,是碳达峰碳减排的重要工具。
但他也指出,氢不是一次能源,而是二次能源,产生氢气的过程,假如减碳工作做的不好,氢虽然没有最终产生碳排放,但是产生氢的过程中碳排放量很大,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目前,全世界都把氢能作为未来的减碳产业,美国、日韩、欧盟早在上世纪初就开始布局氢能产业,在重卡、商用车领域在本世纪初已经商业化。现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立了路线图,大致上是在2028年左右把氢用到轮船上,2035年用在飞机上,现在波音和空客都在做以氢为燃料的发动机。
陈学东介绍,在储运领域,氢能的安全、高效储运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目前以气态氢储存为主,还有压固态储氢。但他也强调,不管用何种储运方式,氢气储运装备一旦失效,有可能引起泄露甚至爆炸。
特别推荐: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展现场参观报名
轨道交通展消息 第136届广交会于11月4日圆满落幕,据广州地铁统计,本届广交会期间(10月15日至11月4日),广州地铁安全运送乘客1.94亿人次,日均客流达925.05万人次,同比上一届增长4%。其中,毗邻会展中心的琶洲站、新港东站总进站分别为86.73万人次、69.81万人次,总出站则为79.32万人次、65.29万人次。 广交会期间,广州地铁四、八号线均采用专用时刻表,在工作日和周六日的最大上线列车数分别为47、38和43、35。同时,广佛线在工作日也采用大运力时刻表,有效缓解了沙园站换乘压力。 毗邻会展的琶洲站和新港东站客流涨幅明显,日均进站客流分别为4.13万人次、3.32万人次,较平时增幅达77%、81%。为此,广州地铁通过灵活调整备用车上线、组织部分空车定时定点投放等方式,有效疏导客流,累计在新港东、琶洲、万胜围等站点投放106列空车。 为保障高峰期琶洲、新港东、磨碟沙、万胜围等大客流站点客流安全有序,广州地铁在琶洲站成立了联勤指挥部,从人员安排、物资准备、管控措施优化、设备维护等方面强化大客流疏导工作。其间,共投入内、外部志愿者约4000人次,主要加强出入口、扶梯、站台、入闸口等关键位置现场引导,并加派人手协助司机瞭望缝隙安全。 此外,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