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随着城市化加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作为城市交通的新型力量,地铁凭借着专用通道,不受城市交通堵塞影响,具有较高的运行频率,载客量大、覆盖城市主要区域和TOD模式加持、绿色低碳等特点,成为了普通百姓出行首选。但随着地铁网网络的拓展,部分公交线路与地铁线路的重叠,让曾经的交通老大公交系统陷入了客流量转移、收入来源减少的尴尬运营境地。
另一方面,地铁轨道吸引了大量曾经的公交客流,给地铁自身也运维带来了不少挑战,乘坐舒适性,故障率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地铁好处的显而易见,全国各大城市大兴地铁基建,在乘客收入不能完全覆盖运营成本的情况下,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可能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构成重大压力。
地铁和公交两者都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限制,这种看似竞争的关系,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互补关系。尽管在某些方面它们可能会争夺同一部分乘客,甚至给彼此带来一点运营上的挑战,但它们各自的运营特点和优势使它们能共同构建一个更为高效和覆盖广泛的城市交通网络。如何在轨道交通的城市化进程上做到互补互容,互惠互利,利益最大化,实现两网融合为市民提供更全面、高效、便利的交通服务是我们这次论坛要讨论的话题!
在设施融合上,网友提问:
1.能否打通通往地铁最后的一公里?做到出站口必有公交站点进行接驳?
2.特殊节假日是否有地铁专线公交来进行疏导,缓解客流高峰?
3.除了特殊节假日,当遇到地铁突发故障,能否有调度机制方案五分钟调度附近1公里公交,缓解客流压力?
4.能否在地铁站点附近设置电动车公交车充电站,鼓励公交系统向更绿色的运营模式转变,在地铁站充电接驳?
在信息融合上,网友提问:
3.调整地铁和公交车的发车时间,确保两者在主要站点的接驳时间最小化等候时间。通过优化调度计划,使得地铁站与公交车站的衔接更加顺畅?
在线网融合上,网友提问:
2.能否通过政府资金补贴搭建轨道和公交信息共享大数据平台,研发跨平台数据软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乘客流量和行为数据,优化线路设计和服务安排。同时,让乘客能够在一个平台上计划行程、购票和接收运行更新。
4.能否强化地铁和公交的安全措施,包括增加监控设备、安防一体化,串联110!实现安全联网?
一圈看下来网友们的问题都提的非常好,这些问题可不可行?未来能不能做的更好?是否有些措施现在就可以搞起来?我们将在《轨道公交两网融合产业发展论坛》里给出专家们的答案!关于论坛的分议题,我们将在下期公布,对此论坛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码报名加入一起参与讨论!
扫码参会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