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铁四院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专项“超长海底隧道智能建造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山东大学召开。
该项目由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担任负责人,铁四院牵头承担课题一“超长海底隧道多目标协同优化与科学设计”研究任务,隧道院党委书记、院长资谊担任课题负责人,同时参与课题五“超长海底隧道施工动态追踪与智能建造管控平台”研究。
超长海底隧道是跨越海域天堑、突破海湾海峡,实现洲际互通、海陆互联的重要交通工程,对推动“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促进沿海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铁四院总工程师肖明清表示,超长海底隧道具有线路长、水深大、地质条件复杂、海水无限补给等特点,如何实现安全、工期和经济等多目标协同设计是行业共性难题。目前合理覆岩厚度、防排水体系、地中对接模式、通风排烟系统设计之间的耦合关系尚不明确,多目标科学协同设计难,亟待突破超长海底隧道多目标安全经济协同设计方法。
在未来2年,铁四院将联合山东大学、中铁十四局,以超长海底隧道多目标协同科学设计为目标,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模型试验、现场试验、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手段,联合攻关最小覆岩厚度、防排水体系、地中对接及长距离无竖井通风排烟等难题,填补行业空白,进一步巩固四院水下隧道的领军地位,支撑海底隧道高质量建设。
作为国水下隧道设计技术的引领者,铁四院是国内具有最多海底隧道设计经验的设计院,设计的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是我国已建成的最长海底隧道(10.8公里),也是国内首座地中对接海底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是我国在建最长海底高铁隧道(16.2公里);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是我国最长海底公路隧道(14.37公里),为课题的顺利开展与应用验证奠定了坚实基础。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里程10975.8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61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5亿人次,进站量17.0亿人次。4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3亿人次,减少1.0%,同比增加0.9亿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65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加2.1%,同比减少3.5%。本月无新开通线路。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8条,运营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运量27.5亿人次,进站量16.3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8695万人次,进站量5809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运量1047万人次,进站量990万人次。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