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名工人,4个月有效工期,经过“搭积木”式的预制构件拼装施工,一座地铁车站“华丽诞生”。7月1日,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首座装配式地铁车站——长春轨道交通7号线吉大四院站拼装完成,施工进度位居全线装配式车站之首。
吉大四院站是全线三座装配式车站之一,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全长204米,其中现浇段位于车站两端,总长60米,预制装配段位于车站中部,总长144米,装配构件共计72环504块,最重的顶板构件长度超过10米,重达54吨,拼装总重1.8万吨。
装配式建造技术是一种新型工法,它将车站主体结构分成底板、侧墙、顶板等7块混凝土预制构件,提前在预制场浇筑制作,待明挖施工结束后,在施工现场将7块预制构件按顺序拼成一个拱形结构。不同于常规矩形车站,拱形车站更加符合地下受力结构,且能够带来内部无柱的开阔视野。据统计,该工法有效节省了工期4个月,减少现场作业人员80余人。施工期间现场也不再有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湿作业,既减少了钢材、木材的用量,以及冬季低温对现场混凝土施工的制约,也极大降低了施工噪声和粉尘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有助于告别传统“脏乱差”的现象,更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大积木”站得稳、接得牢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据项目总工程师刘力军介绍,他们沿车站基坑横向设置了5条1.2米宽的水泥条带,作为构件落地的支撑点,并通过条带表面平整度控制保证大面积拼装体基面精平。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利用预埋角钢将水泥条带表面高低误差严格控制在1毫米范围内,条带间填充的混凝土基面低于水泥条带面10毫米,为预埋导管及构件安装后注浆找平预留空间。后续通过在榫槽缝隙注入改性的环氧树脂浆料,确保构件粘接成一个整体。
项目部还牵头组织成立了科研攻关小组,邀请业内权威专家论证指导,科学组织编制施工方案,“量身定制”了具备旋转、精确自动定位、防摇摆、姿态微调、纠偏等多功能的“80吨智能龙门吊+整体分离式台车”工装设备,确保拼装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有效避免了拼装接缝不符合设计要求、精平垫层平整度达不到要求、预制块掉角等问题,攻克了全线首座桩撑体系车站装配式施工难题,实现了由传统“建造”到机械化“智造”的转变。
长春轨道交通7号线南起汽车公园站,北至东环城路站,全长23.16公里,设19座车站。线路建成后,将加强西南部汽开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络,有效缓解东风大街、南湖大路、东环城路段等地的交通拥堵情况,促进长春城市格局合理发展。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