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至20日,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邀请多名省内外轨道交通行业专家,对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进行正式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经过为期3天的严格审查,3号线顺利通过“大考”,具备正式运营条件。
评估期间,专家组按照专业分成总体、运营、土建、设备4个专业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人员询问、旁站检查、专项检测等方式,对3号线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制度实施情况、线路的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设施设备运行维护、人员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审核评估。
经过各项严格的审查及测试,专家组一致认定3号线符合正式运营条件,可依程序办理正式运营手续。
3号线于2019年12月25日开通运营,线路全长45.2公里,共设37座车站,是苏州轨道交通开通运营的第四条线路,也是苏州轨道交通开展正式运营前安全评估的第一条线路。截至2022年9月19日,3号线已连续安全运营1000天,近三个月列车运行指标均优于规范标准。
下一步,苏州轨道交通将持续加强网络化运营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巩固深化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进一步提高线网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客运服务水平,为市民乘客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9月24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车辆管理处处长刘明君在2024醇氢电动汽车发展论坛上表示,在各方努力下,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城市公交汽电车运行线路约8万条,线路长度173.4万公里,公交专用道突破2万公里,运营车辆68.2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数量达55.4万辆,占比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