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伴随一声轰鸣的炮声,盘兴铁路建设现场传来捷报,由中铁三局承建的盘兴铁路青后山隧道泄水洞顺利贯通,为后续隧道施工实现涌水安全排放,降低隧道涌水风险奠定基础。
青后山隧道作为盘兴铁路3标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2502米,风险等级二级,设计速度250公里每小时,隧道最大埋深188米。该隧道地质构造复杂,穿越3个断层,1个褶皱构造,隧区岩溶强烈发育,围岩存在弱膨胀岩,隧区地下水丰富,且季节性强,旱季涌水量8410立方米每天,雨季最大可达31000立方米每天。
青后山隧道泄水洞全长1645米,与隧道正洞平行,洞身穿越断层和岩溶地段,多次遭遇涌水突泥,岩石破碎等多重考验,安全系数高,施工难度大。
本次青后山隧道泄水洞贯通,为正洞排水提供了保障,同时增加正洞施工工作面,对推进隧道施工“加速度”奠定基础。
盘兴铁路建成后,贵州省市州所在地“市市通高铁”愿景实现,届时,贵阳至省内8个市(州)中心城市1至2小时的高铁交通圈将正式形成。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经济内循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完善国家铁路网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9月24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车辆管理处处长刘明君在2024醇氢电动汽车发展论坛上表示,在各方努力下,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城市公交汽电车运行线路约8万条,线路长度173.4万公里,公交专用道突破2万公里,运营车辆68.2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数量达55.4万辆,占比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