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在哈尔滨地铁3号线西北环北马路站,随着最后一排轨排合龙,实现了哈尔滨地铁3号线西北环太平桥站-北马路站双线8.27公里“短轨通”,为项目下一步进行长轨通、机电安装、设备联调联试等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铺轨现场
当天,记者来到地铁3号线西北环北马路站,在距离地面约30米深的地下施工现场看到,偌大的隧道里,一节节铁轨已被整齐铺设好,施工人员正在站内进行施工作业。随着最后一对轨排架设就位,西北环太平桥站-北马路站单线轨道合龙,顺利实现“短轨通”。现场人员发出阵阵欢呼,互相握手庆祝,拍照纪念这个难忘的时刻。
“该铺轨区间全长8.27公里,周边环境复杂,能够提前26天实现‘短轨通’真的不容易。”现场负责人姜军感慨道。
调整轨道
何为“短轨通”?姜军告诉记者,轨道交通是由一段段25米长的短钢轨结合而成,“短轨通”指的是钢轨已经铺设完成。但是,如果列车要上轨起跑,还需把一根根钢轨进行无缝焊接,最后实现“长轨通”,也就是完全意义的“轨通”。地铁开通前有四个重要节点,分别是洞通、轨通、电通、车通。
“为确保其他专业施工与轨道铺设施工两不误,项目部采取‘机铺+散铺’分段展开的方式全力推进工程施工进度,经过160余名员工24小时连续作业,最终顺利实现双线‘短轨通’。”姜军告诉记者。
太平桥站-北马路站实现双线“短轨通”
记者了解到,3号线太平桥站-北马路站周围环境条件复杂,房屋建筑较多,为降低列车运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地铁3号线轨道铺设采用了国内领先的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降噪措施,能减小噪音15分贝以上。把轨道道床的基础和列车运行的轨道通过弹簧来隔离开,使列车和轨道“浮起来”,可以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并极大降低了噪声。轨道浇筑完成后,每节25米的钢轨接头处为整个轨道最薄弱的部分,对于行车速度及乘坐舒适性都有极为不利的影响,他们采用国内先进的焊接技术对轨道连接处进行无缝焊接,从而使电客车运行时轨道噪音更小。
“为了提高旅客乘车舒适度,项目部采用国内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建设的轨道控制网(CPⅢ)精测技术,对轨道标高、方向、水平、轨距进行检测,极大地改善了轨道几何状态的平顺性,同时又降低了扣件及钢轨的更换率。这一检测技术确保了轨道列车运行的平稳性,避免了车体出现剧烈摇晃现象。”姜军说。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