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铁四院设计的合肥首条市域铁路——合肥新桥机场S1线(寿县段)正式开工。
合肥新桥机场S1线全长47.5公里,串联新桥国际机场、新合肥西站两大交通枢纽。全线设站14座,起于寿县蜀山产业园站,止于五里墩站,设计时速120公里,采用市域B型车。项目总投资231.05亿元,计划2025年12月底开通运营。线路建成后将缩短合肥、淮南两市时空距离,对实现两市交通一体化发展、促进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条探索技术创新的新市域
S1线是合肥首条市域线、首条跨市轨道线路,也是合肥目前速度最快的线路。
线路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拟采用新一代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较传统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从系统能力、安全性、可靠性、运营灵活性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成本节省20%以上。寿县段桥梁结合地质条件、沿线规划等因素,创新性采用无支座刚构体系,上下结构浑然一体,整体性和景观效果显著提升。
一条加强对外衔接的新市域
S1线串联起新合肥西站和新桥国际机场,将实现机场-高铁-轨道交通线网的无缝衔接,促进两大枢纽的联动一体发展。作为《长江三角洲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线路,S1线将大大提升区域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合肥都市圈快速发展。
一条推动两城产业融合的示范线
S1线串联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四大产业分区中的空港核心片区和北部联动产业发展片区,将进一步支撑示范区的产业联动一体发展,提升示范区综合竞争力,助力示范区发展成为合肥都市圈乃至安徽省的核心增长极,推动两城产业融合。
淮南市内的新桥国际产业园、蜀山现代产业园和合肥市内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是两城发展战略中重要支撑。S1线的串联将有效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片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加强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推动空港产业新城加速融合中心城区,实现市域融合一体发展。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