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最后一段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三工区公明南站顺利封顶,这是全线第5座封顶车站,这标志着全线唯一无柱式拱形结构车站实现封顶,为后续公公区间盾构施工与车站附属结构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明南站位于深圳市光明区松白路与公明南环大道交叉口南侧,呈南北走向,长约316.34m,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公明南站为全线唯一采用无柱拱形结构施工工艺的车站,拱形无柱段设置于主体结构7轴-23轴位置,结构底板厚度为1.3m,拱形段最大厚度达3.508m,侧墙厚度为1.0m。
该工艺在保证结构强度前提下,减少了柱体施工,使较小的车站主体有效创造更宽敞的内部空间,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出行服务。
无柱拱形结构跨度为20.9m,一次整体浇筑成型,每段拱形顶板单次浇筑混凝土500余方,需连续浇筑18个小时,施工难度极大。
为此,项目从无柱拱形结构设计优化、模板架体施工工艺、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三方面展开研究,组织专家论证方案,模拟工况,以增强工法适应性。
项目定制模板支架体系施工,确保拱形结构弧度满足设计要求;并采用人工振捣混凝土方式,极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质量,钢筋保护层合格率达到95%。
建设过程中,在有关参建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项目全体建设者先后克服施工场地狭小、管线复杂、台风暴雨、疫情防控等众多难题,从首段底板浇筑至主体结构封顶,历时仅9个月,提前三天实现节点目标。
9月24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车辆管理处处长刘明君在2024醇氢电动汽车发展论坛上表示,在各方努力下,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城市公交汽电车运行线路约8万条,线路长度173.4万公里,公交专用道突破2万公里,运营车辆68.2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数量达55.4万辆,占比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