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中铁五局承建的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二期百合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较计划工期提前37天,标志该站正式进入附属结构施工阶段,为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二期全线按期通车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长沙地铁2号线西延二期线路长8.019公里,中铁五局承担雷锋西站、枫林西路站、百合路站3个车站全部土建工程施工、省图书新馆站二次结构施工任务,合同总价6.23亿元。其中,百合路站为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二期工程的第9个站。此站为双柱三跨地下三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3米,采用明挖法施工;地下一层为车站站厅层,地下二层为车站设备层,地下三层为车站站台层;车站标准段外包跨度21.9米,车站外包全长160.2米。
自开工以来,中铁五局积极沟通协调,在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的领导和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先后克服了管线迁改难度大、城区内交通疏解压力大、土方外运受限、管线迁改难度大、施工场地狭小、车站深基坑风险大等一系列的困难。
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通力合作,按照业主节点要求,倒排工期,把工作任务细化到周、天,及时总结完成情况并进行动态调整,挂图作战,昼夜不间断施工,严把安全质量关,紧盯每一道工序,高标准进行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安全高效地完成了管线迁改、基坑开挖、主体结构施工等关键工序,确保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致力打造“精品地铁”。
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者们积极主动作为,围绕“建绿色星城、树地铁典范”要求,通过采用先进技术、优化施组设计等方式,全力打造环境友好型工程,为建设“绿色地铁”目标保驾护航。走进项目施工现场,24小时扬尘监测系统、围挡喷淋系统、出场自动冲洗设备、雾炮降尘、污水沉淀池等绿色施工技术应用随处可见。同时,项目部在各站点采用钢筋集中加工模式,减少道路占用,降低现场扬尘,助力长沙“蓝天保卫战”,彰显中铁五局的使命与担当。也因此获得了周边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各项工作得以全面铺开。
“我是党员,我带头!”这是项目党支部成立时的铮铮誓言。一直以来,项目党员干部们围绕打造“红色地铁”的初心,积极投身“勇当先锋、勇争一流、勇创效益”、“党员身边无隐患”、“六比六创”劳动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在项目建设一线发光发热。
同时,项目党支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凝聚合力。“走出去”即主动同周边学校医院、企业社区、政府部门党组织沟通交流,通过关怀慰问、送清凉、铲雪除冰保畅通、助力疫情防控等活动,深深融为一个和谐整体;“引进来”即以项目开放日、联建联学联创等方式,邀请其他单位走进施工现场,展示地铁建设场景,增强各方的认同与支持。
在党支部的努力下,党组织战斗堡垒不断向一线延伸,促进了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的深度融合,快速推进项目施工生产,为全线按期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延伸长沙地铁2号线辐射范围,紧密联系其长沙市“一主、两次”,将联通长沙火车南站与长沙西站,实现市民坐地铁就能完成一东一西两座高铁站之间的无缝换乘,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