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南京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新越号”盾构机刀盘开始缓缓转动,标志着盾构顺利始发,该工程正式转入盾构掘进阶段。
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建设工程(穿越夹江段)为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污水输送系统的一部分。该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着眼长远发展的民生工程,建设完成后,可将主城内约40万立方米污水直接输送至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惠及秦淮河流域、外秦淮河双桥门至三汊河截留系统和河西新城区约174万居民。
该项目始于建邺区江心洲市民广场西侧,穿越夹江后进入滨江公园,终于江南工作井,与现状污水通道连通。该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直径污水盾构过江隧道,工程线路全长755.6米,其中盾构隧道长度693米。项目采用的“新越号”盾构机全长118米,重1600吨,开挖直径9.15米。隧道沿线主要穿越夹江两岸大堤、夹江、既有桥台、各类管线,风险因素多、影响大,受始发井结构尺寸限制,盾构机采用分体始发,施工难度大、风险高。
据介绍,为提升隧道施工质量,降低后期运营风险,盾构过程中将采用多种国内新型技术。盾构过程中采用的新型承插式连接件,使管片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提升成型隧道结构受力、防水性能和外观质量。新型双液同步注浆工艺,利用双液浆凝固速率快、固结强度高等特性,减小管片上浮和错台,提升隧道成型的质量。隧道管片采用双道管片密封防水,双重保障,更有效提高管片防水质量。
9月24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车辆管理处处长刘明君在2024醇氢电动汽车发展论坛上表示,在各方努力下,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城市公交汽电车运行线路约8万条,线路长度173.4万公里,公交专用道突破2万公里,运营车辆68.2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数量达55.4万辆,占比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