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完成,天津市轨道交通B1线十三标项目金临道站顺利实现顶板封顶,车站主体结构全部施工完成,标志着天津市轨道交通B1线十三标项目金临道站开始进入附属围护结构施工阶段。
凝心聚力确保提质增效攻坚克难
金临道站作为轨道交通B1线第九座封顶的车站,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在进场施工伊始,滨海建投集团轨道公司组织施工、监理单位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精细化管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建设高标准、优质工程为目标,全力打造地铁施工建设新标杆。
轨道公司工程部部长张月辉介绍说,项目紧邻海河且开挖深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且水位高,基坑开挖最深处21.4米,其中存在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为克服挖掘困难,管理团队遵循“分层分段,按需降水,先撑后挖、先探后挖”原则,优化了地连墙接头形式,降低地连墙接头渗漏水风险,减少了基坑施工风险隐患。他称,鉴于本工程明挖施工,车站长391米、区间长236米,合计627米,属全地下超长结构,受温度、膨胀、收缩及不均匀沉降等方面影响,导致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纹,管理团队在加强混凝土进场标号监控的同时,加大试块、振捣等管理力度,浇筑完成后迅速成型压光和复盖洗水养护,切实防止了混凝土出现裂纹。此外,为降低施工期间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管理团队还积极配合完成了33条地下管线迁移工作,保证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轨道公司工程部项目经理靳友光说,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结合自身施工特点多次开展应急演练,因工程建设地夏季降水量大,配备充足的防汛应急物资,并有针对性进行了3次防汛演练。同时加强现场防水施工质量管控,在钢筋绑扎期间严格按照钢筋配料单施工,确定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调整值等参数,保证下料长度准确,控制好直螺纹加工长度及丝扣数。
扎实工作助力工程建设创先争优
据悉,施工期间,轨道公司组织项目建立了技术、安全、质量、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等相应制度70余项,为提高安全生产能力、推进高质量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成立QC小组,参与“天津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大赛”获得I类成果。该项目顺利通过了天津市住建委执法总队,关于施工质量、安全、技术,临电、防疫、党建等工作方面的验收,成功入选2022年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观摩项目。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