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司承建的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荣获中国安装协会颁发的“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这是继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获得该荣誉之后的再次成功“摘星”,该奖项是我国安装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体现了当前我国安装行业工程质量和技术最高水平,被誉为“安装工程的鲁班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用匠心、实干、细节与品质铸就了精品工程之路。
秉承示范引导 内修过硬品质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是成都市首个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也是当时国内在建的最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之初,成都地铁项目总结经验、观摩学习、建章立制、汇集精兵,按照“优势互补、强化协同”的原则,平移升华4号线二期工程管理标准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控措施,在全线坚持“样板引路、质量先行”的质量管理理念,以打造精品工程为施工目标,严把质量关,在成都地铁18号线、19号线等项目成功推广,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质量管控措施,持续提升项目管控能力。
全力以赴攻难关 一丝不苟做细节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作为国内第一条设计运行时速为每小时140公里的轨道交通(地铁)线路,具有系统集成度高、大空间高跨度环境中机电大型设备安装工程量大、管线排布复杂、施工交叉作业多、协调配合难度大、安装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面对重重困难,成都地铁项目坚持“全力以赴攻难关,一丝不苟做细节,精工良建铸完美,把握今天创未来”的建设理念,在全线贯彻杜绝“等、靠、要”的思想,通过示范引导、日常巡查,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精雕细琢每个细节,在攻坚克难中凝聚匠心。例如,在综合管线排布上,电建铁路成都公司全线推广BIM技术,在设计阶段对图纸进行深度优化,综合考虑各工程专业需求,合理布置各类管线,避免传统施工中出现的碰撞问题,使各类管线合理有序、整齐美观,便于施工和以后的维修,极大地提高了安装精度,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施工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工法,从细节上进一步提高了安装工程质量。
科技赋能品质 创新铸就品牌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作为成都第一家启动“智慧工地”的地铁在建项目,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工程建设,创新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工地”,依托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将建筑图纸电子化,利用大数据精细化管控建造过程,实现每一处建造数据可追溯性。电建铁路成都公司编制的“基于BIM技术的模块化(装配式)机电安装系统施工工法”达到行业领先,被“安装之星”评审专家组点名值得在其他项目推广应用。在科研创新方面,完成了“基于即时通讯能力移动办公平台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轨道交通大断面隧道中间风井远程综合值守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创新,为后续地铁安装装修项目施工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持续打造中国电建地铁安装装修品质、创造精品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项目此次获奖标志着该工程得到了国内顶尖技术含量和最优安装质量的双重认证。前行之路永不停歇,成都地铁项目将始终发扬“工匠精神”,以精益求精、深入发展的强劲动力,持续打造安装行业专业品牌,以工程质量铸就品牌、赢得市场、开创未来。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