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近日,随着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回龙观西站、回龙观东站、天通苑东站开工建设,北部连通昌平回天地区至海淀中关村软件园区域的11座新建车站全部实现开工,为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将既有13号线拆分,结合已运营改造线路形成两条交叉的“L”形线路,分别是车公庄至天通苑东,马连洼至东直门。全线新建车站18座,北部(马连洼-新龙泽-天通苑东)新建11座,其中6座为换乘车站,即天通苑东站与17号线换乘、天通苑站与5号线换乘、回龙观东大街站与8号线换乘、新龙泽站与19号线及东北环线换乘、软件园站与19号线支线换乘、马连洼站与16号线换乘。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北部(马连洼-新龙泽-天通苑东)建成后,将在昌平区回龙观天通苑区域及海淀区软件园区域之间搭建快捷的出行条件,重点加强北部大型居住组团与中关村软件园等就业集中区域的联系,大幅缩短区域间的出行时间,提升沿线市民出行效率。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北部地区轨道交通线网,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
京投所属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既有线改造工程,部分车站邻近大型住宅社区、地下管线较多,具有建设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特别是面对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可能导致的围护结构渗漏水等一系列施工难题,参建单位经过多个方案综合比选,采取止水及干槽水治理方案,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同时,为做好施工安全工作,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作为北京市轨道交通“智慧工地”示范线,在工程建设全过程采用“智慧工地”的管理系统对施工现场各类前端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和处理,研发集成了基坑位移沉降预警、水位观测、车速管理、围挡和基坑周界的震动光缆报警、图像烟感消防报警等智能分析及风险监控系统,利用智慧化手段,提高现场的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