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结构材料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结构材料研究中心”),是国家铁路局2022年12月2日批复的第二批铁路行业科技创新基地之一,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建设依托单位,联合中国石化上海股份公司、中航复材(北京)公司、中国船舶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第三十三研究所、东北轻合金公司、山东兖矿轻合金公司、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中南大学、山东大学、东华大学、中车成型科技(青岛)公司、哈焊国创(青岛)公司、青岛博锐智远公司、湖南世鑫新材料公司、航材国创(青岛)公司等16家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链上下游单位联合共建。
轨道交通装备材料一直是影响铁路安全与创新发展的重大关键因素。随着运营技术、装备、系统体系日益复杂和运营环境日益多变,轨道交通装备也在向高速化、轻量化、绿色环保等方向发展。如何提高我国轨道交通结构材料的研发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结构材料应用技术升级与换代,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也是持续发展和完善我国轨道装备技术体系的重点方向。
在揭幕仪式上,召开了首届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刘韶庆作“先进结构材料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及发展规划”报告,与会委员围绕运营机制、技术发展方向、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会议提出,通过会员制、联合团队等方式,凝炼创新方向,聚集研发能力,共同承担国家、行业研究任务,使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及时推广和应用;发挥建设依托单位的组织引导作用,面向社会,每年公开发布一批应用基础、产业瓶颈、原创技术培育课题,牵引行业创新,汇聚创新人才。
会上,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作题为“高速动车组材料应用情况及碳纤维技术探索”学术报告,中南大学邓云来教授作题为“高强铝合金的发展与创新途径”学术报告,山东大学姜明顺教授作“机械结构状态检测技术与系统”学术报告。
据了解,结构材料研究中心总建筑面积13.9万㎡,一期完成科研办公、材料中心、焊接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四大功能板块8万㎡的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里程10975.8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61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5亿人次,进站量17.0亿人次。4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3亿人次,减少1.0%,同比增加0.9亿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65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加2.1%,同比减少3.5%。本月无新开通线路。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8条,运营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运量27.5亿人次,进站量16.3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8695万人次,进站量5809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运量1047万人次,进站量990万人次。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