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轨道交通资阳线明年建成通车
5月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五区共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成都平原经济区专场新闻发布会,资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李东围绕“四个加快”介绍了资阳在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方面的最新情况。
他表示,在加快打造“四大平台”,支撑一体化发展方面,资阳市从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新增长极和动力源出发,着力打造“成都—资阳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成资协同开放走廊”四大重大平台。“依托这四大平台,我们有重点项目275个,有360个重点事项,推进完成情况良好。”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带动一体化发展上,资阳作为全省第一个建设地铁的地级市,轨道交通资阳线(18号线延伸线)将于明年通车。成达万、成渝中线高铁加快推进,成自宜高铁今年建成通车,成资之间的公交化动车最快22分钟通达。资阳城区至天府国际机场的跨市域公交线路开通2条、运行班次增至38趟。
此外,资阳还加快深化产业协作,提升一体化发展。据了解,资阳主动融入成都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战略。“我们联合发布都市圈重点产业链全景图,发挥资阳‘中国牙谷’的品牌影响力,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列入全省四个特色优势产业试点目录。”李东透露,资阳还推动交通装备、医疗大健康等410户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在成都和资阳两市之间相互配套协作。此外,资阳还创新了“成都研发、资阳转化”的产业发展模式,组建了成资协同创新中心。“目前该中心服务企业200余户,2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种产业孵化运营的模式正在成都都市圈复制推广。”
如何加快拓展公共服务,共享一体化发展?李东回应,资阳实施同城生活便捷行动,促进公共服务更加便民、更加优质。其中,成都资阳结对的学校达122对;建成华西医院等医疗分院5家、医联体9个、专科联盟47个。建立实施了生态环境的联防联控、沱江流域横向的生态补偿等10项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协同建立河长制的同城化平台。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