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青岛地铁5号线首台盾构机“启航号”在闫家山站始发,比原计划提前了1个月。
5号线工程土建二标04工区负责一站三区间,受地质等因素影响,是全线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该工区涵盖胜利桥站(明挖)、环湾大道站–镇平路站盾构区间、镇平路站–胜利桥站盾构区间、胜利桥站–闫家山站盾构区间。
在充分研究区间地质、水文、环境因素后,项目部提出双模盾构变更为土压盾构模式。邀请全国知名的盾构、地质、设备专家组成专家组,经过多次论证,最终确定了采用加强型土压平衡盾构的方案。该方案不仅节约了施工投资,也极大减少了盾构施工中洞内设备转换及设备掘进中的安全风险。“这是全线首台土压平衡盾构机始发。这种盾构机的特点就是随时建立土仓压力,实现保压掘进,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沉降,降低影响。”中铁一局5号线土建二标04工区工程部部长王通说。
青岛地铁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第三建设分公司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积极协调统筹各方力量,在5号线掀起了施工高潮。“计划6月底盾构始发,现在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中铁一局5号线土建二标04工区盾构施工负责人朱江介绍,为达到工期要求,项目部与第三建设分公司、中铁发展5号线土建二标项目经理部合力研究了30余种施工组织方案,最终确定盾构机由闫家山站始发,掘进至胜利桥站,“先隧后站”一路掘进至镇平路站大里程端后吊出,盾构机再转场至环镇明挖区间,掘进至镇平路站小里程端,实现区间贯通。该方案不仅给镇平路站预留了充足的施工时间,也为胜利桥站征迁腾出了作业时间。预计盾构始发后平均每天可以掘进三至四米,月掘进130米左右。
青岛地铁5号线是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点项目,起于麦岛站,止于云岭路站,总长约32.6公里,连接市南、市北及崂山三区,共设27座车站,串联8条地铁线路,具有典型的“C”形环线特征,是主城区轨道交通骨干线路。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里程10975.8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61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5亿人次,进站量17.0亿人次。4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3亿人次,减少1.0%,同比增加0.9亿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65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加2.1%,同比减少3.5%。本月无新开通线路。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8条,运营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运量27.5亿人次,进站量16.3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8695万人次,进站量5809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运量1047万人次,进站量990万人次。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