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以来,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质的国际一流湾区,并把大湾区建设作为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首要任务来贯彻落实。湾区一体化建设,正在加速融合推进,迅速走向真抓实干的火热实践中。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是湾区各极点城市互联互通的硬基础,也为共筑湾区大融合大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湾区建设,必须靶准思想“定星盘”,加快协同发展步伐,凝聚起强大向心力。并作出“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重要指示精神。这是总书记对广东建设湾区的殷殷嘱托,也是对湾区建设的更高蓝图规划。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奋力将粤港澳大湾区蓝图化为现实,既是履行大湾区建设重要责任主体职责的体现,也为融入大湾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在推进湾区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作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一环,越发彰显出关键作用。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全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要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不同城市的定位,立足自身实际和优势,抓住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重要机遇,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轨道上的大湾区”在加紧建设,基础设施“硬联通”稳步推进。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港澳进一步融入全国交通网络。南沙大桥开通运行,深中通道加快建设,跨珠江口通道已建成5条,在建4条。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2492公里,规划到2035年,主要城市间将实现1小时通达。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加快形成,机场群旅客吞吐能力超过2.2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年通过能力约8500万标箱,均居世界四大湾区第一位。从内地融合来看,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等一批重大区域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了9市融合,大湾区发展整体性增强。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推进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促进深度融合发展。今年2月6日,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通关人员限额也随之取消。今年以来,深圳、香港两地间实现了地铁扫码乘车互联互认,扫码支付等在港澳迅速普及,粤港澳“1小时生活圈”更加便利。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粤港澳大湾区在体制机制方面的特殊性,仅依靠交通基础设施的连接将远远达不到湾区发展要求,未来要做好从设施的连通向体制机制的联通转变,在交通运营方式以及信息、法律、服务机制等方面做好保障,形成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真正建成高质量的现代化交通系统。
大湾区建设已然成为了广东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全国经济重要增长极。我们相信,只要湾区各极点城市加强合作,各展所长、优势叠加,必将进一步释放大湾区发展的巨大潜力。期待各方能够深化认识,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在真抓实干中进一步增强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力写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