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刀盘切割钢筋混凝土的轰鸣声中,东莞市轨道交通1号线大朗站~湿地公园站区间右线盾构机“奋进二号”顺利到达出洞,自此,东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隧道顺利贯通,实现了全线“洞通”。
记者了解到,当前,轨道1号线已实现了盾构隧道全部贯通,其他施工也正在有序推进,其中高架段桥梁施工已完成6.9km,完成总量的81%;全线车站25座,已有21座车站封顶,19座车站进行附属工程施工;道滘车辆段完成综合楼封顶;完成33km短轨铺设,滨江体育馆站~莞太路站~中心广场站~鸿福路站~新源路站~东城南站~同沙公园站区段、大岭山北站~大岭山站~大岭山东站区间实现短轨通;望洪站、道滘站、道滘东站、滨江体育馆站、莞太路站等多个车站进行装修施工。
据介绍,东莞轨道1号线贯穿东莞市水乡片区、中心城区、中部片区、松山湖高新产业区、东南临深片区,起于望洪站、止于黄江中心站,途经望牛墩、洪梅、道滘、万江、南城、东城、大岭山、松山湖、大朗、黄江等10个镇街(园区),线路总长57.46km,其中高架线7.71km,地下线49.43km,设车辆段和停车场各1座、主变电所4座,共设车站25座,其中13座为换乘站,将实现与穗莞深、莞惠、佛莞城际铁路、已开通运营的2号线及规划的1号线支线,3、6、7、8、12号线换乘。
记者了解到,轨道1号线沿线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极为复杂,多次穿越东江干支流,广深、莞深、佛莞、莞番等高速公路,穗莞深、莞惠等城际铁路,220kV/110kV高压电塔、超高压输油输气管道及众多大型工业区和居民区,全线大部分盾构隧道位于极厚淤泥层、富水砂层、孤石群、上软下硬地层及全断面硬岩等特殊地层,施工风险和难度极大。为此,东莞市轨道1号线公司组织开展了多轮技术方案论证比选,最终选定了土压平衡复合盾构、土压/TBM双模盾构等多种定型制造的盾构机,组织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广东省建工等施工承包商周密部署、平稳有序地克服了重重困难,自2020年8月28日全线首台盾构机始发以来,全线累计投入盾构机50台次,顺利穿江过河12次,穿越建(构)筑物136次,穿越极厚淤泥层、富水砂层、孤石群、上软下硬、全断面硬岩26.34km。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