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资阳线全线轨行区顺利移交运营接管,标志着线路全面转入动车调试阶段,为年内开通初期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川首次采用27.5kV刚性接触网 热滑试验顺利完成
3月17日,轨道交通资阳线全线顺利完成热滑试验,标志着轨行区移交前最后一项接触网试验项目平稳落地。
热滑试验不仅能验证接触网与电客车受电弓在通电与机械方面的匹配情况,也能验证轨道工程、限界工程与电客车配合情况,是建设阶段全线具备行车条件的重要验证工序。
“相对于往期建设线路,轨道交通资阳线面临盾构隧道直径同比小、地下曲线段较多的实际情况,如何保证良好的弓网关系是一项挑战。线路紧跟北京、广州新型式应用步伐,在四川首次采用了27.5kV刚性接触网。”轨道交通资阳线建设公司项目管理一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王丽告诉记者:“通过联合各参建单位,邀请国内知名专家,针对数字化建设技术、验收技术标准等方向开展研究,形成了系列指导性成果并切实投入应用,加强了接触网建设工艺控制水平,保障了热滑最终成效。”
目前,轨道交通资阳线全线7座车站全部结构已封顶,已实现桥通、洞通、轨通、环网电通、车辆基地接车等节点目标,各站点正全面开展机电装修工程,向着实现年内开通初期运营的目标全速推进。
前置需求优化施工组织 确保高标准移交
在一条地铁线路中,“移交”一般指在完成建设部分后向运营单位进行移交,然后对新线开展联调联试。为高质量完成移交目标,为线路开通初期运营打下坚实基础,成都轨道集团在资阳线工程建设中,严格践行“四前置”理念,把乘客优先贯穿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全过程,充分融入运营前置、TOD前置、资源开发前置、市政配套前置需求开展工程设计、建设,确保轨道项目品质更优。联合总承包单位中国铁建昆仑集团逐项对标移交标准及动车调试条件,重点加强线路路基段、车辆基地出入段等区域的防护措施,提升线路移交后的安全保障;同时,前置梳理轨行区移交涉及的各专业工程难点,组织精干管理团队,突击作战,先后攻克27.5kV刚性接触网无轨测量施工、长大区间多专业电缆连续敷设等工程建设难点。
轨道交通资阳线全线轨行区移交运营,是指将全线轨行区的属地管理权、调度指挥权和设备使用权由建设单位移交运营单位。“这标志着动车调试正式拉开序幕。后续将根据线路开通初期运营安排,推进系统调试、车站移交运营接管、工程验收等相关工作,全面兑现各项工程建设目标。”王丽表示。
践行“四前置”开展新线筹备 充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为进一步满足市民乘客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成都轨道集团深入践行“四前置”理念,以“运营前置”为基础,全面融会贯通“以客为尊”理念,充分考虑市民乘客出行需求,强化运输功能、运营安全的精度与深度,不断提高乘客通行便捷度,持续丰富智慧出行服务等内容。
“资阳线列车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下轨道交通领域首个亮相的跨市运营列车,为快速连通成都与资阳,构建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提升乘客换乘效率,资阳线采用市域A型车4辆编组,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60km/h,具备启停快、速度高、噪音低等特点。”据成都地铁运营公司新线部副部长何璐川介绍,资阳线全线共配置11列电客车,列车全长95.8m、宽3m,客室布置纵向和横向座椅,最大载客量1416人,充分满足沿线市民出行需求及乘坐舒适度。
同时,资阳线列车紧紧围绕“安全、舒适、智能”设计理念,创新运用多项科研技术成果,配置车载信息安全防护系统、轨道智能巡检系统等多种智能设备,列车关键部位如转向架、蓄电池、受电弓等处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搭配智能运维系统,确保上线列车质量可靠、安全稳定、智慧快捷,让列车运维方式更加信息化、智能化,为市民乘客提供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在前三期新线筹备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标行业最新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相关规范,充分总结既有市域快线运维经验,从线网规划、可研初设、工程建设、联调联试等多方面提前介入,加强对轨道交通资阳线工程建设、筹备过程的精细化管控,全面提升运营服务品质,丰富智慧出行场景,助力市民乘客乘车更舒适、出行更安全。”何璐川说道。
线路名片:
轨道交通资阳线是四川省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线路西起福田站、途经资阳临空站、东至资阳北站,同时连接18号线和19号线,可以实现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资阳北站火车站之间的快速通达,线路全长约38.7公里,共设置车站7座,线路开通后将进一步提升成都市与资阳市交通运能,为沿线居民绿色出行创造便利,带动成都与资阳同城化互融发展。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