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债务率高企,哈尔滨市地铁二期建设规划7年来始终无法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1月31日,哈尔滨市信访局在回答网友“哈尔滨地铁最近一次上报二期的建设规划是在什么时候”时称,哈尔滨市地铁第二期建设规划于2017年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待批,但2018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文件,按该文件规定,哈尔滨市债务率指标不符合审批要求,导致二期建设规划被退回。
“近些年,由于该项指标一直不符合审批要求,国家发改委仍不重新受理我市地铁第二期建设规划。”哈尔滨信访局指出。
从债务率来看,在不考虑隐性债务(如城投债等)的情况下,2023年哈尔滨市债务率,即债务余额和广义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之比,就达到了893%。也就是说,哈尔滨市“明面儿上的”政府债务余额约是其可用财力的9倍,如果加上隐性债务,这个指标应该远超10倍。
实际上,2017年以来,哈尔滨市对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进行了几番“瘦身”,但由于债务率实在过高,依然无法获批。
根据2017年2月哈尔滨地铁集团公布的《哈尔滨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公示》,二期建设规划包括1号线四期工程、2号线二期工程(包含北延段及东延段)、4号线一期工程、5号线一期工程,共4个项目。线路总长约85km,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65座,初步匡算总投资约565亿元。
到了2022年7月,哈尔滨地铁官网发布的《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2022-2027)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公众参与信息公示》提到,二期建设规划包含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总里程70.6公里。1号线四期工程和2号线二期工程(包含北延段及东延段)均不再提及,这两个工程至今也未开工。
2018年以前,不少地方政府盲目投资轨道交通,加重地方债务负担,2017年8月,开工不足百日的包头地铁被叫停成为中央层面收紧地方轨道交通建设审批的重要标志。
2018年7月,52号文正式发布,相比2003年的规定,52号文对申报地铁城市的人口、经济规模、公共预算收入等技术指标作出大幅上调,比如,将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标从原有的1000亿元提高至3000亿元,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由原来的“大于等于100亿元”提高至“大于等于300亿元”。
不仅如此,52号文还多处提及债务问题,并将其列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四大基本原则之一。文件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财政约束力度,按照严控债务增量、有序化解债务存量的要求,严格防范城市政府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应暂缓审批(核准)其新项目。
2023年,哈尔滨市GDP达到5576.3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3.1亿元,同比增长19.4%。但是,债务问题不容乐观,即便从总量来看,截至2023年末,哈尔滨市法定债务余额3253.5亿元,距离黑龙江省核定哈尔滨市2023年政府法定债务限额3264.5亿元也仅“一步之遥”。
而且,哈尔滨市在《关于哈尔滨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的报告》中指出,回顾过去一年,我市“三保”、偿债等刚性支出压力持续加大,财政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十分严峻,财政“紧平衡”状态贯穿全年始终。
中国铁路集团通报,今年十一黄金周假期预计将发送旅客1.75亿人次。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星期天(9月15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中国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9日开始,至10月8日结束,为期1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5亿人次,其中10月1日为客流高峰日,预计将突破2100万人次。 按照车票预售期的相关规定,铁路12306将从星期天开始发售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间火车票,当天发售9月29日的火车票。国庆假期首日火车票将在中秋节(9月17日)当天开售。 中国铁路集团介绍,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间,全国铁路将实行高峰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万2000列,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的直通旅客列车354列。 中国铁路部门也将积极应对国庆黄金周购票高峰,优化售票组织,提升旅客购票体验。深入分析客流特点,科学制定售票策略,动态优化票额分配,兼顾长途和短途旅客出行需求,加强票额实时监控,及时将票额投放至客流需求较大的车站,最大限度保障旅客出行需求。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遏制第三方平台恶意抢票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