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开通13年的隧道6路线将正式停运。届时,隧道公交线只剩3条。记者调查发现,随着跨海的地铁1号线开通以及私家车保有量增加,隧道公交客流下降明显。隧道6路停运后,剩余线路也将根据情况调整,腾出的车辆将会被用在其他线路上。
市交通运输局近日发布消息,为进一步优化市区公交运力配置,提高公交资源利用效率,自6月12日起,停运隧道6路(灵山卫公交枢纽站至天泰体育场)。隧道6路停运后,不会出现新的公交服务盲区,沿途均有可替代公交线路或地铁线路。其中,灵山卫公交枢纽站至铁路青岛站区段,可通过隧道8路到达;铁路青岛站至中山公园区段,可通过26路、316路到达。
隧道6路于2012年开通,至今已运行13年。初期,该线路极大便利了市区和西海岸新区两地人员往来,高峰时日均客流量上万人次。随着地铁线路的开通和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线路客流不断下降,目前该线路日均客流量只有千余人次。
据介绍,隧道6路线共配车14辆,线路停运后,腾出的车辆将会被充实到其他线路,增加运力同时方便市民出行。
隧道6路的停运,让我市的隧道公交再减少一条。此前,包括青西快线在内我市最多曾有9条往返市区和西海岸新区的线路。经多次运力调整,隧道公交线路不断减少。隧道6路停运后,只剩下隧道1路和隧道3路、隧道8路。这些线路,后续也将会根据情况进行优化调整。6月9日,隧道1路截短运行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隧道公交线路不断“瘦身”背后,是我市持续创新公交服务模式,推动公交地铁两网融合的缩影。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随着地铁线网不断完善、公众出行方式转变,目前,地铁150米内衔接的公交线路达407条,实现对主城区6条地铁线、107座地铁站点150米衔接率90.7%。
为进一步提升公交运营效率、缓解道路拥堵,我市将不断创新公交运营方式,推进跨线调度、公交线路大小车型搭配运行等营运模式,进一步降低车辆空座率,更加精准地解决南宿北工、潮汐客流等出行需求。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