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门大学科技学院、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牵头,组成了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等在无人驾驶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机构人才研究团队,其共同研发的澳门首辆智驾巴士从澳门大学驶出,通过莲花大桥,跨过横琴口岸,驶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在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内部道路进行为期17天的智能驾驶性能测试。
本次“横琴之行”,依据研究团队对智驾巴士在澳门大学校园的测试情况,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该巴士进行功能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升级改造,尤其是在驾驶环境感知认知和规划决策方面。此次升级改造将传统的GPS寻迹模式转型升级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 (SLAM算法),利用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实现自动构建环境地图。前期,SLAM算法技术已在珠研院无人驾驶测试小车“长颈鹿”上进行研发测试,此次在算法成熟后应用在智驾巴士中,提高智驾巴士环境适应与感知、定位精度、障碍物检测和自主局部路线规划等能力,进一步完善其自动驾驶功能。此外,研究团队还在巴士平台上设计部署了基于5G的车路协同系统,利用“云-边-端”智能技术加速自动驾驶车辆快速落地发展。
研究团队将利用澳大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充分发挥合作区的政策和空间优势,为粤澳地区自动驾驶厂商提供自动化标准化测试认证服务,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国际智能驾驶测试场。智驾巴士平台所依托的科研项目“协同智能驱动的无人驾驶关键技术与平台”是珠研院智慧城市研发中心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中心的科研团队由澳门大学校长领衔、2位 IEEE Fellow、27位教职人员及250余位研究人员组成,该项目依托澳大和珠研院智慧城市研发中心的科研力量同步在马路两边开展研究工作,通过深度产学研合作融通创新。
据介绍,智驾巴士平台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联网与智慧城市”重点专项、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的人工智能重点研发专项的支持。据了解,此前澳大智驾巴士平台已成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物联网、云计算等多种技术收集道路讯息(如交通信号、路上行人及车辆),令巴士可在开放及不确定环境下安全可靠地行驶,使其与环境联成一体,形成“人、车、路”高效运行的交通体系,并在澳门交通事务局及合作区经济发展局于澳门大学校园、合作区开放路段成功测试运营,实现了澳大车路协同无人驾驶关键技术的落地,顺利完成了智能驾驶中基于攻防对策的鲁棒性的研究及协同智能驱动的无人驾驶关键技术与平台研究,开启了琴澳智能交通系统的新篇章。
国际客车展获悉,11月5日,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10月份产销数据快报。快报显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车实现销售3221辆,同比增长43.22%。其中,大型车1321辆,同比增长10.82%;中型车1461辆,同比增长 84.94%;轻型车439辆,同比增长64.42%。 宇通客车作为国内客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宇通客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大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为宇通客车的销售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国家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断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运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也为宇通客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特别推荐:上海国际客车展参观报名 上海国际客车展展位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