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期间,项目负责人鲁光泉教授具体汇报了项目总体进展、任务指标完成情况、成果水平及创新性、应用示范及推广情况、组织管理及档案归档等情况。专家组严格按照项目任务书约定,对项目目标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综合绩效评价,对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车路协同系统要素耦合机理与协同优化方法”项目于2019年3月正式获科技部批准立项,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项目负责人是鲁光泉教授,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长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山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共15家单位共同承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的第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项目面向自动驾驶车辆与人工驾驶车辆混行条件下的车路协同系统,聚焦系统中的驾驶人、车辆、道路三大要素,以人-车-路耦合机理解析、车-路-网协同运行优化为研究重点,围绕基础理论、运行优化、评估验证三层闭环框架开展了深入研究。基础理论层,通过“数据耦合-运动耦合-控制耦合”解析了人车路多要素耦合机理及交互作用机制;运行优化层, 提出了“车道资源-车辆轨迹-交通信号”的协同优化方法;评估验证层,通过“场景设计-模拟仿真-实地测试”实现了模型适应性评估与优化反馈。
项目秉承了“聚焦未来、问题驱动、协同创新”的原则,研究了车路协同系统要素耦合机理与协同优化方法,汇聚培养了一支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和技术创新力的研究团队。
据人民日报消息,5月5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劳动节假期第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6945万人次,环比下降4.5%,同比增长13.0%。其中:铁路客运量2110.0万人次,环比增长6.6%,同比增长11.5%。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4493万人次,环比下降5.2%,同比增长13.2%。水路客运量110万人次,环比下降34.0%,同比增长1.8%。民航客运量232.0万人次,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5.6%。 5月1日至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8.0%。其中:铁路客运量累计10169.2万人次,日均203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累计13.45亿人次,日均2.69亿人次,同比增长7.6%。水路客运量累计868.9万人次,日均173.8万人次,同比增长24.9%。民航客运量累计1114.3万人次,日均222.9万人次,同比增长11.8%。 5月4日(劳动节假期第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204.2万人次,环比下降2.7%,同比增长12.0%。其中:铁路客运量1978.6万人次,环比增长9.1%,同比增长11.1%。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