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市民期待的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崇明线又有新进展。为崇明线量身定制的大盾构“申通号”已完成预拼装,正式进入大盾构刀盘焊接阶段。本次刀盘焊接工期为25天左右,目前已完成约25%。这意味着“申通号”已经进入始发倒计时。
在上海轨道交通网络里,崇明线是较为特别的存在。除裕安站(位于崇明岛)外,线路其余站点全部是地下线路。在上海浦东至长兴岛,以及长兴岛至崇明岛两段,将创下上海轨道交通首次以全地下形式穿越长江的纪录。
那么,有人也许要问:下穿长江的市域线隧道到底建在哪里呢?难道像海(江)底隧道一样,四周都能看到水吗?其实不然,上海所有越江以及越河隧道都是建在水域的下方。比如,14号线豫园站至陆家嘴站横跨黄浦江隧道埋深超过30米,过江时埋深达到37米。
在崇明线越江段,两台大盾构“申通号”和“申崇号”将以长兴岛为中心点,向着线路两端掘进。早一步抵达现场并蓄势待发的“申通号”,总长度超过140米,总重量超过3000吨。它的刀盘直径达到13.5米,相当于四层楼之高。
这样的“巨无霸”,从出生地广州运往上海,着实花了一番功夫。上海地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在工厂里将盾构刀盘拆解成8块,然后从广州通过陆航联运的方式,经长途跋涉抵达上海,最后进行组装。
不仅仅是刀盘,像驱动装置、盾体结构件等大件,也是以同样方式运抵长兴岛码头,再装车运输至项目现场。配套设备、台车等相对小件则是通过陆运的方式运输。“在拆解和组装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关键环节,确保盾构机在投入使用时安全稳定。”
据介绍,“申通号”下一阶段即将施工的区间隧道全长约7.74公里,最大埋深达到34.3米,这将成为当前国内轨道交通一次性掘进距离最长的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法隧道。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